《洋蔥報》停止印刷 轉向網路

人氣 5
標籤:

【大紀元2013年11月15日訊】(大紀元記者唐明鏡芝加哥報導) 1988年創立的諷刺小報《洋蔥報》(The Onion)日前宣布,本年度12月12日將是最後一次印刷,之後將完全轉向網絡。
  
《洋蔥報》25年前由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的兩名學生創立,以諷刺新聞為特色。在其高峰期曾經發行17個城市,包括紐約、舊金山、洛杉磯、丹佛、明尼阿波尼斯、奧斯丁等。現在縮減到只剩3個城市:芝加哥,密爾沃基和羅德島州的Providence。最近印刷的芝加哥版只有16頁,其中的廣告只有兩頁整版的駱駝牌香煙。

洋蔥報大膽調侃 常被當真

2009年7月許多媒體爆出洋蔥新聞即將出售給大媒體公司的謠言。洋蔥新聞的編輯Joe Randazzo於當年7月22日在國家公共電臺上澄清說:「我確信有許多中國企業非常想要買下洋蔥新聞,但事實上,洋蔥新聞仍然是一家美國獨資的公司。」
  
為了調侃被中國公司收購的謠言,《洋蔥報》甚至於當年7月23日忽然變成「紅色」了,其刊頭赫然標為中國公司「魚完美」所屬的刊物,裡面充斥著中國特色的報導,如「28名西藏抗議者及其親屬沒有發生任何狀況」,「學童死於臺灣產玩具」,「三十多人在發電廠敏感詞中敏感詞」,「美國的軟肋面面觀」等。
  
洋蔥報一貫以嚴肅的筆調報導杜撰的「新聞」,以至於不知情者信以為真,還會引用洋蔥報上杜撰的報導。
  
2012年11月14日,《洋蔥報》將朝鮮黨魁金正恩選為「2012年世界上最性感男人」(Kim Jong-Un Named The Onion’s Sexiest Man Alive For 2012)。人民日報的人民網英文版引用了《洋蔥報》的報導,並用了包括55幅照片的專題文章讚美這位朝鮮的獨裁者。

《洋蔥報》轉型數位內容製作
 
《洋蔥報》一直是一份放在報架上免費取閱的週報,沒有任何付費訂戶,所以它的收入完全來自廣告。付費購買並不是《洋蔥報》的選擇,因為它的長期讀者習慣於免費取得這份報紙;其核心讀者群,超過半數是18歲~34歲的年輕人,更不可能轉向付費。
  
2010年,《洋蔥報》把其在芝加哥的印刷、發行和廣告業務外包給芝加哥論壇報,只專注於內容製作。《洋蔥報》總部去年把紐約市的編輯部遷到芝加哥城北的總部,目前洋蔥新聞公司有75名員工,包括16名寫手和錄影製片人。此外還有35名自由創作者。
  
《洋蔥報》的發言人說,儘管印刷業務逐年縮減,但公司過去4年的盈利在增加,因為公司吸引了更多網上讀者,以及不斷拓展為客戶製作視頻等多媒體業務。
  
停止印刷業務後,洋蔥新聞公司把重心放在內容製作上。例如,《洋蔥報》接到零售商DSW合同製作一系列有關男性時尚的視頻;今年《洋蔥報》也和亞馬遜網站製作部簽約,製作名為「洋蔥新聞帝國」(Onion News Empire)的電視系列。《洋蔥報》的製作團隊還為聯想電腦和總部在加州奧克蘭的清潔產品Clorox製作網路廣告片。
  
根據Comscore Inc 統計,《洋蔥報》網站今年9月的點擊量達到4千7百萬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了29%,其單個訪問者達到4百萬,增長6%。 ◇

相關新聞
嘲諷戲虐被當真 《北京晚報》轉載出洋相
MySpace豐富內容 與搞笑新聞網站洋蔥報結盟 
美報紙被中收購?洋蔥報出「中國版」
金正恩最性感?  人民日報惡搞當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