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組圖:家在臺灣-蔣中正總統居所逸事特展(1)

人氣: 297
【字號】    
   標籤: tags: , , , ,

【大紀元2013年11月29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臺灣臺北報導)「家在臺灣-蔣中正總統居所逸事」特展,即日起至12月12日止展出,主辦單位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表示, 蔣中正總統曾自記「如果革命失敗,臺灣淪亡時,必以身殉國,則不必再另有遺囑矣」,這也是展覽名稱定為「家在臺灣」的由來。蔣中正總統居所係全民共同文化資產,非常樂見各縣市政府積極保存、推廣,吸引國內外觀光客、陸客參觀。

蔣介石的日記中比較共產黨與國民黨的不同:第一,共產黨反對私有財產,國民黨保護私有財產;第二,共產黨要階級鬥爭,國民黨要階級合作;第三,共產黨代表無產階級的利益,國民黨代表全部民眾、各階層的利益;第四,共產黨講的是仇恨,我們儒家講的是忍,耶穌.基督講的是愛。如果仁愛可以把我們的國家推行的很好,為甚麼要用仇恨呢?同樣可以建設國家,我們願意仁愛,不要仇恨。圖為幻燈片上的圖片。(攝影: 李莎 / 大紀元)

蔣中正研究成為民國史研究的顯學

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處長吳祖勝表示,蔣中正總統是近代史上的重要人物,是民國許多重大歷史事件的決策者與參與者。近年來透過各種史料史實陸續出現,蔣中正研究成為民國史研究的顯學,探討的主題益發多元,從政治、軍事、經濟、文教到日常生活,也讓大家對這位國家領導人有更多面向之認識。

蔣中正總統與美國總統艾森豪於士林官邸(國史館)。(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特展嘗試以柔性角度切入,介紹蔣總統於臺灣各地居所(或稱為行邸、賓館、招待所等)所發生的關鍵史事與居家時光,盼引發民眾對戰後臺灣更多的認識與討論,重溫那段逐漸消逝的歷史記憶與生聚教訓的樸實年代。吳祖勝表示,「綜觀蔣總統居所設置地點,可發現其概皆兼具居住、接見外賓、視察、休憩及國安等功能性考量。」

蔣中正總統歡度64歲生日。(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吳祖勝說,蔣總統對於休閒與靜思相當重視,因其有助沉澱思緒、靜觀自得;也因此,總統居所平時為起居休憩之用,同時也是政治中樞,用來接見外賓、召開重要會議;戰時則轉為作戰指揮中心,發揮國安功能。此外,居所的產權皆為國家所有,並非個人資產,且多由地方政府或公營事業負責管理;後期許多賓館,更是主事單位主動建設。

1968年9月7日,蔣夫人在士林官邸舉辦戶外烤肉餐會,宴請侍衛人員及家屬。蔣中正總統(右一)親臨致意。照片中央穿西服打領帶的青少年,為侍衛長郝柏村的長子台北市長郝龍斌。(攝影:鍾元翻攝/大紀元)

士林官邸

士林官邸環境清幽,原為日人的招待所,蔣中正總統於1950年3月31日住進官邸,在此度過晚年,官邸記錄了第一家庭的生活,也在歷史關鍵時刻扮演重要角色。官邸正館為主要起居地點,大廳做為接待外賓及大型宴會之用,還有幾間客房以供賓客及至親居住;餐廳為日常聚餐處所,有時在此舉辦宴會招待國內外嘉賓。

1961年8月31日,蔣中正總統伉儷在陽明山官邸陪同蔣孝武(左一)、孝勇(右一)下象棋,宋伯熊(右二)、宋仲虎(左三)在旁觀看。(翻攝:鍾元/大紀元)

1960年美國總統艾森豪來華訪問,也和總統、夫人在官邸用早餐、談話,並一同作禮拜;1953年,時任美國副總統尼克森訪台也曾下榻於此。總統房裡掛有兩張照片,一張是國父,一張是王太夫人,晨昏都要向王太夫人磕頭行禮。官邸還有個小房間,是地圖室,蔣總統常把大陸東南沿海各省的地圖攤開,趴在地上看,仔細研究。

1956年10月宋靄齡來台灣時,蔣中正總統陪同宋靄齡(右二)在士林官邸花園散步。(翻攝:鍾元/大紀元)

看電影是官邸主要的娛樂之一,總統和夫人心血來潮想看電影時,就把餐廳和小客廳合併權充電影院,讓總統與家人、賓客以及隨從一同觀賞。總統喜歡看華語電影,如《句踐復國》、《八百壯士》等等,其中由嚴俊、李麗華主演的《萬古流芳》(趙氏孤兒)是他愛看的影片之一。蔣總統很欣賞李麗華,也曾經接見過她。

1953年9月,美國參議員諾蘭夫婦訪華,蔣中正總統伉儷在士林官邸門口歡送,右一為張欣超。(翻攝:鍾元/大紀元)

官邸內的園藝所占地40甲,遍植各式花卉果樹,總統和夫人都很喜歡花卉,園藝所會在春秋兩季舉辦花展,春展是為夫人祝壽,秋展則是為總統獻壽。花展期間,蔣總統伉儷會利用傍晚時間到園裡觀花及散步,總統經常邊散步邊思考國家大事,有時是重要的人事任命,有時候是邊走邊唸千家詩、唐詩。士林官邸有間禮拜堂叫「凱歌堂」,有幾位牧師輪流主持禮拜,總統及夫人幾乎每個禮拜都參加,有些牧師傳道時,講得很客觀、很中肯,但也有人在中間穿插一些奉承總統、領袖的好話,但總統不喜歡把政治話題跟宗教混在一起。

臺北士林官邸 。(交通部觀光局)

士林官邸籃球場,全體侍衛、警衛除值班人員外,通通要在此集合,接受總統點名。起初總統會站著點名,後來年紀大了,改坐在椅子上。點名時,總統會喊出那人的名字,觀察他的儀容舉止,訓示精神要振作,不要老態龍鍾。

蔣中正總統於陽明山官邸接見第七艦隊司令克拉克等人(國史館)。(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陽明山官邸(草山行館)

陽明山官邸原為日據時期臺灣糖業株式會社招待所,和洋融合的建築風格,西式小屋組、日式門窗及石造牆體,極具時代特色。1949年政府遷臺,以此為臨時官邸,陽明山官邸便成為臺灣首座總統官邸。1949年12月15日,蔣總統以國民黨總裁身分於此召開大型會議,邀集中央常務委員報告軍事及外交近情。1950年2月16日,總統與夫人於陽明山官邸度過來臺第一個農曆年。

蔣中正夫婦於草山行館迎接麥克阿瑟將軍。(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實際上,在陽明山上總共有兩處居所,一個是原稱為「草山御賓館」的「草山第一賓館」,係用來招待日本皇族的住處,臺灣光復後隔年蔣總統首次來臺,該處曾短暫作為他的居所,後來成為行政院長孫科的住處。而另一個就是現在被稱為「草山行館」的陽明山官邸。

1953年9月,美國參議員諾蘭夫婦訪華,蔣中正總統伉儷在士林官邸門口歡送,右一為張欣超。(翻攝:鍾元/大紀元)

陽明山官邸幽靜宜人,地處陽明山戰略高點,基隆河與淡水河在眼前交會,關渡平原、社子島、觀音山,自然美景盡收眼底。1950年5月20日總統及夫人移往士林官邸,而該處即被稱為「草山老官邸」、「後山官邸」、「湖底路官邸」或「陽明山官邸」。由於蔣總統不喜歡吹冷氣,因此夏天大多還是住在陽明山,而鄰近舊官邸的陽明山公園,就成為總統日理萬機之餘的閒暇去處。

「家在臺灣-蔣中正總統居所逸事特展」展出許多張珍貴老照片,記錄一幕幕歷史鏡頭。民國42(1953)年11月27日大韓民國總統李承晚飛抵臺北,對中華民國作首次訪問,蔣中正總統親至機場迎接,晚間總統偕夫人款宴李承晚總統,就亞洲聯盟交換意見。這趟訪問行程,李承晚總統以韓國最高榮譽之一等「建國功勞」勛章贈授蔣中正總統,以示韓國政府與人民對蔣之景仰。蔣致答詞,略謂:今日大韓民國李總統親自向本人授勛,感覺非常愉快,尤深以能接受兄弟之邦的韓國勛章引為最大榮幸。盼中韓兩國密切合作共同奮鬥,攜手一致消滅共匪,驅逐俄寇,完成共同的任務。(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臉書)

蔣總統也經常於陽明山官邸接見國內外重要人士,如美國安德生上將、日本中正會致敬使節團、從大陸駕駛303號運輸機來臺的空軍將士毛昭宇,及亞運代表團團長閻振興等人。1950年蔣總統伉儷在陽明山官邸與麥克阿瑟會談(麥帥晚上住草山第一賓館),商議韓戰局勢,重申反共立場。

民國96年燒毀的草山行館,經過整修後,29日舉行重新開館儀式,民眾可在101年3月底前免費入館參觀。(中央社)

八二三砲戰中共原本計畫半個月就要拿下金門,後來美國八吋自走砲運達金門,成功壓制共軍的濫射。蔣總統為了感謝美方人員,1958年9月23日,在陽明山官邸以午宴款待費特爾將軍夫婦、太平洋空軍總司令庫特上將夫婦、作戰參謀長哈迪將軍、七十二機動艦隊司令勃萊克本將軍、莊萊德大使夫婦,還有俞大維部長、王叔銘總長,以及陸、海、空與聯勤總司令等坐陪,接待可謂誠摯、週到,深化臺美之間共患難的情誼。陽明山官邸走過這些重要時刻,早已成為歷史重要見證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