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控股的中國超市深陷虧損

人氣 2613
標籤:

【大紀元2024年05月23日訊】(大紀元記者吳香蓮綜合報導)截至3月底,阿里巴巴集團控股的、在中國大陸以「大潤發」品牌經營連鎖超市業務的高鑫零售有限公司,在全年業績中深陷虧損,進一步證明中國消費需求疲軟。

5月21日(週二),香港上市的高鑫零售公布截至2024年3月31日的年度財務報告,公司淨虧損16億元人民幣(合2.23億美元),較上年同期的1.09億元人民幣淨利潤大幅下滑。實現營收725.67億元,較上年的836.62億元下降13.3%,門市資產減值和商譽減值支出超過13億元人民幣,對公司業績造成沉重打擊。

公司首席财务官萬伊文表示,營業額兩位數的下降主要歸結於虧損門市的關閉、供應鏈業務的收縮,以及線下業務平均客單價的下降。這反映在同店銷售年減6.6%上,而同店銷售是該產業的關鍵指標。

這些挑戰在某種程度上是全行業性的。據中共國家統計局的數據,2023年全年超市零售額下降了0.4%,而GDP增長率卻超過了5%(中共官方數據的可信度普遍受到懷疑)。

高鑫零售旗下大潤發超市的競爭對手永輝超市,在530個城市有1,000多家門市,怡和控股為其最大股東。永輝也報告稱,2023年的營收下降12.7%,降至786.4億元人民幣,淨虧損達13.2億元。這家在上海上市的零售商在第一季實現了7.36億元的淨利潤,但同期年收入下降了9.0%。

此外,國營企業上海百聯集團(旗下有百貨公司、購物中心和便利商店)2023年的營收下降了約5.5%,而且淨利驟降,減少了超過40%。今年前三個月營收和利潤持續下滑。

高鑫零售新上任的CEO沈輝承認,定價缺乏競爭力。週三當被問及盈利急劇下降的原因時,他回答說:「我的朋友告訴我,大潤發的價格太貴了。」他認為,前任管理層「很少關心同一商圈其它競爭商店的價格」。

大潤發是高鑫零售的核心品牌,截至3月底,該公司擁有門市507家。

據報導,在不到兩個月前,沈輝從林小海手中接過CEO一職。林小海因「職位調動至阿里巴巴其它業務」而被替換。林小海於2020年12月出任高鑫零售的執行董事,2021年5月出任CEO,阿里巴巴於2020年10月收購了高鑫零售超過70%的控股權。

高鑫零售在香港的上市股價3月27日上漲逾9%,收盤價1.54港元。該股自2020年以來表現慘淡,1月股價甚至一度跌破1港元大關,一度成為「仙股」。2020年阿里巴巴收購該公司時,股價高達13港元。

高鑫零售最初是台灣潤泰集團和法國歐尚集團的合資企業,後者在中國大陸成功經營零售業務約二十年。

沈輝是一位擁有二十多年經驗的行業資深人士,曾在歐尚集團工作。1999年加入歐尚集團時,他參與了這家法國零售品牌在中國的初創階段。他深知過去是如何運作的,週三他一再強調要回歸零售本質,即「以越來越低的價格向越來越多的客戶,銷售越來越多的高質量產品」。

他表示,自從4月他接任以來,公司收入已恢復正成長,但考慮到中國的整體需求,他的任務可能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他重申需要採取削減成本的措施,他認為迄今為止這些措施「非常非常不夠」。

責任編輯:李琳#

相關新聞
全球房價最高十大城市 美國占半 香港居首
菲律賓向聯合國確認菲國在南海大陸架範圍
加沙戰鬥持續 八以色列士兵遇爆炸陣亡
為美軍擺脫對華依賴 新報告提供精準方向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