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欲加快推出房地產稅 國稅局長透露兩大難點

人氣 10

【大紀元2013年12月30日訊】(大紀元記者任義報導)中共今年賣地收入或再超3萬億,約佔地方財政5成,依靠賣地賺的盆滿缽滿的中共政府,又將擴大稅收範圍至開徵房地產稅,中共財長26日稱加快房地產稅立法,但由於中共體制特點,中共國稅總局原副局長稱房地產稅立法有兩大難點。

土地財政是2013年樓市關鍵詞

2013年中國大陸樓市可用高燒不退來形容,在一線城市土地市場火爆的映襯下,「地王」頻出的背景是地方政府土地出入金也不斷創出新高,土地財政依舊是2013年的關鍵詞。據測算今年中國土地出讓收入有望再度超過3萬億元,並創下歷史新高。

按照中共慣例,土地出讓收入數據會由國土資源部和財政部發佈。前者一般會在次年的1月份發佈,而後者一般會在3月份發佈。兩個部委發佈的數據略有不同,但差額不大。2014年1月上旬,國土部會召開中國國土資源工作會議,屆時土地出讓數據便會對外公佈。

雖然2013年的數據尚未出爐,但依照此前官方和民間機構的統計,可以推斷今年土地出讓收入有望創下歷史新高。中國指數研究院(簡稱中指院)的統計數據顯示,截至到12月27日,今年中國300個城市土地出讓金總額為3.04萬億元,已大幅超過去年全年,同比增長46.34%。

中指院所統計的城市範圍為300個,而中國現有城市超過600個,每年的三四季度是地方土地出讓的高峰期,如果全年土地出讓收入能維持40%以上的增速,則今年土地出讓收入將達到3.78萬億元。

自中共1994年分稅制改革後,土地出讓金收入基本劃歸地方政府,土地收入在地方政府本級財政收入中佔了較大比例,一些城市甚至會超過70%。北京工商大學貿易經濟系副主任徐振宇此前提供給陸媒的一份統計顯示,2004年~2012年的9年間,土地出讓收入佔地方財政收入(本級)的比例多數在四成到七成之間。

地方官員抱怨:中央拿走稅收80% 我不賣地我幹啥?

地方政府財政依靠土地出讓賺的盆滿缽滿的同時,地方政府對中央也頗有怨言。新浪財經訊「第十三屆中國經濟論壇」於2013年12月25日在北京舉行,西安西鹹新區管委會副主任李益民在會上表示,地方政府只能搞土地財政。

李益民認為,以前的城鎮化都是「攤大餅」的方法,都是高樓大廈,那城市病就來了。「說地方政府搞土地財政。地方政府不搞土地財政搞甚麼財政?稅收中央政府拿了80%,我們就是只有土地,那還有甚麼?」

地方官員對中央的看法也是比較一致,8月份,貴州省龍裡縣縣長羅俊在「2013年崇禮‧中國城市發展夏季論壇」上稱「大部份稅收都交上去了,我不去賣地我幹嘛?」

中共財長稱加快房地產稅立法

大陸「地王」頻出後果就是房價的飆升,中國房地產學會副會長、亞太城市發展研究會秘書長卞洪登稱,房產稅抑制房價的幻想已經破滅,它又走向了另一個質的變化,成為引發眾怒的「民怨稅」。賣地獲利不菲將房價推高的中共,在房產稅試點失敗後又想擴大徵稅範圍,在三中全會提出房地產稅。

作為一個綜合概念,房地產稅是指一切與房地產經濟運動過程有直接關係的稅。其中包括房地產業營業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房產稅、城鎮土地使用稅、城市房地產稅、印花稅、土地增值稅、投資方向調節稅、契稅、耕地佔用稅等。

中共財政部部長樓繼偉12月26日表示,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將深化財稅體制改革,2014年會繼續加強地方政府性債務管理,加快房地產稅立法。

房地產稅立法有兩大難點

對於房地產稅各界也有不同看法,在中共的體制下立法難以推進。濟南29日舉行的「財經戰略年會2013」上,中共國家稅務總局原副局長許善達表示,推進房地產稅的立法有兩個難點。

許善達稱,一方面,隨著時間的推移,土地價值在升值,而房屋在貶值,稅基難以統一;另一方面,土地屬於國有,而房屋屬於私有,一個統一的稅如何對兩個不同的納稅主體徵收,也是一個重大的挑戰。

北京師範大學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董藩認為,需要土地私有化,只有在這種情況下,法理上才能理順。房屋落在地上,房地不分家,土地屬於國家的,將來怎麼處理,現在還不清楚。如果真像《土地法》過去規定的那樣,到期之後房屋收歸國有的話,連房子都沒有,憑甚麼去征帶有私有意義、徹底產權意義上的財產稅呢?

中國財稅法學研究會會長劉劍文表示,需要居民住房信息聯網、不動產登記、官員財產公示、不動產價格評估體系等一系列配套制度的整體、系統、協調推進,這不僅是一個稅制改革問題。

聯絡本文作者請發郵件到:dajiyuanren@gmail.com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大陸房地產開發商賺1元需交稅1.02元
【謝田】:中國房地產市場的九個問答
樓市調控無望 房產大佬稱房產稅2020年前難立法
何清漣:開徵房產稅 中國人準備好了沒有?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