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倫:曼德拉—— 穿越世紀的巨人

人氣 4

【大紀元2013年12月07日訊】在人類近代歷史上,很少有這樣的人物,他的生與死牽動世界上如此眾多人的關注;他的人格和功績受到如此高度的讚譽;從販夫走卒到達官政要,從明星名流到各類宗教領袖,在他面前都由衷地表示出敬仰。這是一位真正屬於人類的人物,一個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穿越了世紀的偉人。

二十世紀的曼德拉

如果說,用一個術語來概括二十世紀的話,「極權主義」 (Totalitarianism)在相當大程度上涵蓋人類這個世紀的主要經歷。兩場熱戰,一場冷戰,籠罩整個世紀的歷史。從左到右的各色極權主義,以及其各類大小不同的專制變種,以各種政治、文化、宗教和種族的名義,將人的尊嚴和權利踐踏到極致。

是在這遍佈人道災難的世紀中,在各類嚴酷的冰冷的統治機器的壓迫下,崛起了一種行動者,他們高舉起人的權利的旗幟,以全然不同以往的抗爭方式,進行了卓絕的抗爭,見證和擴展了人類的良知和道義力量,贏得了諸多的勝利與光榮。

曼德拉,就是這個抗拒專制,爭取人的尊嚴和權利的歷史巨流中抵抗者們偉大的旗手和代表。他的和平理念,堅毅果敢的品格,為人的尊嚴和自由獻身的犧牲精神,早已在他的生前便已進入歷史,成為有關他個人以及人類為自由和尊嚴而奮鬥的歷程的重要部分。

他參與結束的不僅是臭名昭著的種族隔離制度,也以他的方式直接參與了人類在二十世紀末衝破各種專制牆壘、獲取自由的鬥爭。他在那極其狹仄的囚室吟詠的詩歌,將不斷被人傳詠;那有關他的種種充滿傳奇、人性的真實故事,只要人類存在一日,將會永久地被後代講述,激勵、滋潤人們的心靈。

曼德拉的二十一世紀

如果說二十世紀是一個極權的世紀,那麼走出二十世紀廢墟的人類的使命就是要將二十一世紀建設成一個民主的世紀。就此來講,曼德拉留給我們的啟示就更加豐富和重要。所有人幾乎都意識到,我們正生活在一個巨大的變動時代,人們不僅要在各個國家內部學會彼此和平相待,世界範圍內各個族群、人民、民族間更要學會和平相處,寬容和理解不再僅是一種精神素質,更是回答 「我們能否共同生存?」(法國社會學大師阿蘭‧圖海納幾年前的一本著作的標題)這個攸關人類命運的問題的前提條件。

曼德拉提倡的寬容、和解是我們告別二十世紀的一個最好的姿態和方式,更是人們走向二十一世紀的最佳的航標和途徑。曼德拉是二十世紀的,但也因這些精神而屬於二十一世紀。二十一世紀的和平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我們能否做好他的學生。與二十世紀許多重要人物不同的是,他不會因為二十世紀的漸漸遠去而被遺忘,在建設民主的世紀的歷程裡,他會時時被人們提起,給人們持久的啟示和勇氣。

當然,曼德拉的偉大還在於他既不流於鄉願也不流於幻想,他的堅守是與信念相連,他主張的寬容、和解也不是毫無原則的妥協;他知道,只有在真誠面對歷史的基礎上,在勇敢地面對真相的考驗中,正義才會重建,道德才能新生,社會的真正和解才有可能。歷史證明,那種掩飾真相的和解和妥協往往會為歷史衝突埋下新的種子,也從來不會有助於一個民族精神的提升。

曼德拉是一個抗爭者,一個通過抗爭走向勝利 的掌權者。但我們見到的不是這種情況下慣見的一些驕狂和腐敗者,他以他的謙遜和博大的胸懷感動了南非的白人,教育了南非的黑人;也因此教育和感動了世界上許多多多不同地區、不同宗教和不同膚色的人們。在政治責任和道義原則之間,他令人讚歎地找到平衡,忠實履行了自己的角色,給後來的政治家立下一個楷模。而能做到這一點的關鍵,自然與他的智慧有關,不過更在於他的真誠,對權欲的淡漠,對社會公益的獻身。這是一個少見的政治大師,用人性之光照耀和貫穿其整個政治實踐,改變現實,創造歷史。

曼德拉、中國與世界

曼德拉逝世次日,6日下午,在巴黎,「和平與安全」峰會在這個特殊的背景下開幕,非盟53個國家元首、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歐盟主席等齊聚愛麗榭宮,探討非洲未來的「和平、安全和發展、全球生態的保護、非洲的民主和治理更新、法國、歐洲與非洲的合作 」等重大課題。曼德拉的逝世給會議徒添了一種特殊的凝重和情感。曼德拉微笑的照片被投放在背景上;會場播放一段曼德拉的著名演講,有人眼中含淚,全場起立默哀。奧朗德總統在致詞中高度讚頌曼德拉為南非和人類的貢獻,稱「他贏得了所有抗爭的勝利,加速了人類的歷史進程」,號召「繼承曼德拉的遺產,繼續他的道路」。

如果我們審視非洲大陸,從最南到最北兩端,兩個國家最為重要——南非與埃及。這兩個國家在這世紀之交分別進行的轉型告訴我們:在這種歷史的轉型關鍵期,一個具有道義和胸懷、遠見的領導人對轉型的和平進展是多麼寶貴。令人遺憾的是,曼德拉與穆爾西的差別,極大地改變了歷史。一個避免了血雨腥風,將民族引向一個重建的歷史進程;一個因其偏狹和固執錯失機緣,將國家再陷動盪和前途不明。歷史成就偉人、見證偉人;歷史也因某些人物的缺失在付出代價的同時,將其淘汰。

而與南非遠隔大洋的中國,一場巨大的歷史轉型的序幕正徐徐拉開。在所有面對歷史和未來的挑戰中,曼德拉的南非都必將成為人們的一個重要參照。他人性的光輝、對公共利益的尊重、不將黨派和某族群的利益置於普遍的人權和民主原則和國家利益之上,這些都將是映照所有中國朝野政治人物的一面絕好的鏡子;他的政治智慧、對和平的堅持、在真相基礎上提倡的和解和寬容,都將是中國人汲取精神資源和智慧的最重要來源之一;他一生為之奮鬥的人的尊嚴和權利,自由和民主,也終將是億萬中國人所要去共同實現的理想。

「有人活著,已經死去;有人死去,依然活著」。曼德拉的精神和理想不死!

(作者:張倫 法國塞爾奇‧蓬多瓦茲大學副教授)

(轉自BBC 中文網,文章不代表BBC的立場和觀點)

相關新聞
曾寧:早日告別專制政黨 迎來自由民主中國
外媒:中國互聯網是一個巨大的專制籠子
同根同族 兩岸對待法輪大法態度截然相反
廖祖笙:「莫以百姓可欺」但天天欺壓百姓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