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經濟會議 或加重民眾稅收以「支持」城鎮化

人氣 8
標籤: ,

【大紀元2013年12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任義報導)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將於下週召開,據稱將制定2014年經濟規劃,並對城鎮化提出詳細的計劃。對於城鎮化的巨大資金缺口,或將增加民眾的稅收予以緩解。

城鎮化一再受阻 詳細計劃將確定

中共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後,各界將目光又聚焦在中共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據路透社消息,中共政府智囊機構消息人士稱,下週開始進行閉門會議,制定2014年政策和改革大計。年度經濟工作會議將討論經濟目標,包括明年的經濟增長率、通脹和貨幣供應。

分析師和投資者預計政府會提出明年改革計劃的詳細方案。消息人士表示此次會議可能會探討城鎮化問題並提出詳細的計劃。預計2014年貨幣政策料維持穩健。此外,政府智囊機構仍在辯論是否應將2014年經濟增長目標從今年的7.5%下調至7%。

在12月3日,中共政治局會議也提出要走新型城鎮化道路,出台實施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並且初步城鎮化發展目標是2020年大陸城鎮化率達到60%左右,實現1億農業轉移人口在城鎮落戶。

因城鎮化所觸及的問題太多,觸及地方政府等相關利益集團的根本利益,李克強推進的城鎮化改革曾一度被阻撓。據大陸媒體12月5日報導,知名經濟學家吳敬璉表示,特殊的既得利益者不但要保持這個權力,而且會要擴大這個權力。所以一到執行的時候,就會受到阻礙,甚至扭轉方向。

吳敬璉認為,中共三中全會《決定》文件在實際推行過程中仍有許多問題需解決。在推行過程中存在阻力是由於意識形態和現在的利益格局所造成的。一定要有一套制度去約束城鎮化中各項政策的實施。

城鎮化資金飢渴 或增加民眾稅收緩解

城鎮化面臨的不僅是利益集團的阻撓,資金的巨大缺口也是難題。城市中國計劃研究員李曉鵬表示,據2010年發佈的《中小城市綠皮書》推測,到2020年中國城鎮化率將達到60%,如果將社會保障方面的開支剔除,傳統基礎設施投資需求大約在20萬億至30萬億元之間。

為創造政績,中共地方政府借城鎮化的名義大舉投資。一邊是新型城鎮化建設對資金的需求,另一邊是地方債務風險的不斷攀昇,中共地方政府融資也面臨新的博弈。

對於城鎮化資金的巨大缺口,有經濟學者表示,由於融資主體的單一性,任何一個方面風險過大出現危機都會對整個政府支出和債務償還造成影響,容易形成系統性風險。中共除了繼續走老路發債融資外,或將增加對民眾的稅收種類來彌補資金的不足。

據中共官方數據,2012年中國的城鎮化率達到52.6%,過去34年中國的城鎮化率提高34.7個百分點,平均每年提高一個百分點。但人口的城鎮化率不到30%。這中間的差距就是超過3億不能享受與城市居民一樣的公共服務的農村戶籍人員。

中共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研究員宣曉偉認為,新型城鎮化的發展必然會要求財稅改革的推進,加快財稅體制改革,讓地方政府的事權與財權相匹配,是解決城鎮化資金問題的一大關鍵。

除了地方政府的事權與財權相匹配問題,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副所長張平認為,城鎮化率超過50%以後,需要進行整體財政轉型—從工業化為基礎的徵稅體制向著以城市市民為基準的城市徵稅體制轉型。

有建議稱,推動城鎮化需要大量資金,如能藉此機會推動財政體制改革加速,適時推出房產稅、資源稅、環境稅、遺產稅……此意味徵稅的重心將由企業轉移向民眾,將民眾作為徵稅主體。

目前大部份地方政府對於城鎮化期待,仍屬於傳統的城鎮化模式,期望能從土地上做文章,在城鎮建設中拿到更多土地出讓金,從農村土地的資本化中拿到更多收益。在地方與中央的不斷分裂中,中國的城鎮化仍將是越走越偏。

聯絡本文作者請發郵件到:dajiyuanren@gmail.com

(責任編輯:劉毅)

相關新聞
中共三中全會即將在動盪中開幕
地方政府霸地生財 三中全會土地政策成焦點
路透:中共土地改革試驗 城鎮化如海市蜃楼
放寬一孩政策  各大行分析中國人口經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