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來聖賢皆寂寞 唯有飲者留其名—將進酒

人氣 11271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2月03日訊】(希望之聲國際廣播電台)只有在喝醉酒時,徘徊於入世與出世之間的李白,才能真正擺脫劍俠的抱負和執著,感受到自由而清醒的仙家真我! (下載收聽)

一談到唐朝的詩人,立即就會想到大名鼎鼎的詩仙李白:「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這是杜甫對李白充滿傾慕的歌頌,清新飄逸卓然不群,正是李白最傳神的寫照,也是他作品的風格。雖然出生在格律詩的全盛的年代,使李白還是最喜歡寫那不拘、字數不拘長短,自在又痛快的古詩或者樂府。

在那山水靈秀的蜀地長大,大詩人李白自幼感染了蜀山飄逸的神仙氣息;他深受道家思想的影響,愈困頓挫折之中,愈見瀟灑超脫;大不了舉起酒杯痛飲一番吧!畢竟「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呀」!今天子晴在節目中要為您介紹的,就是這首大詩人留傳千古的作品 《將進酒》!

李白天資聰穎,十歲就通詩書,又學習劍術;他還領有道士符□,喜歡四處尋訪名山與仙人。年輕時候的李白,就像個逍遙的十方道士,又像仗義任性的劍俠,而他的一生也在這濟世與出塵的矛盾中交錯成一篇篇精彩的詩文。

李白四十歲才來到長安,當時擔任秘書監的賀知章讀了他的詩,讚歎道:「這詩太感人了,連鬼神聽了也會落淚的!您簡直是天上被貶謫下凡的仙人呀!」從此,李白「詩仙」之名不徑而走。當時的天子唐玄宗非常喜愛李白的才華,封他為翰林院大學士,然而這個人人稱羨的位置,卻不能參與政治,實現救濟百姓的理想,狂傲的個性更讓李白得罪了許多朝臣;終於他再也忍受不住了,自動請求離開,玄宗皇帝於是厚賞了李白一筆財物,放走這名難以駕馭的高士。

從長安城被「賜金放還」後,李白又恢復了四處雲遊的生活,這一天他與好友岑勳結伴到住在嵩山的好友元丹丘家中作客,三人登高飲宴,盡情歡樂。正覺得自己處於「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之際的李白,便藉著酒興,寫下了《將進酒》一詩。

《將進酒》也就是「勸酒歌」,這本是漢樂府中的曲調。「將」,在此讀做「腔」,是「請」的意思。這首詩正生動表現了一個人醉後的儀態與言行,卻又帶有深沉的人生省思。

《將進酒》 李白
君不見 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
君不見 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
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
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將進酒,杯莫停。
與君歌一曲,請君為我側耳聽;
鐘鼓饌玉不足貴,但願長醉不願醒。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陳王昔時宴平樂,鬥酒十千恣歡謔。
主人何為言少錢,逕須沽取對君酌。
五花馬,千金裘,呼兒將出換美酒,
與爾同銷萬古愁!

[語譯]
你們沒看見嗎?那黃河壯闊的水流從天上傾瀉而下,頭也不回的直奔入大海中!
你們沒看見嗎?那高堂上的明鏡裡白髮使人多悲哀,早上還烏黑著,黃昏就成白雪
一般了!

人生如意的時候就該盡情歡樂啊,可別讓金盃子空對著朗朗明月。
老天賦予我才華就必然有其安排,千兩黃金耗用完了也還會再回來。
為了歡慶你快去把牛羊烹宰,一口氣不停地連喝它個三百杯。
岑勳啊老夫子,丹丘啊好朋友,又將送上美酒,你們可別停口。
讓我為你們唱一首歌曲,請你們側耳細聽我的真心意。

豪門奢華的生活不值得珍貴,我不願醒來只想在酒中永遠沉醉。
自古以來聖賢人物都不被人理會,只有那酒徒能夠名聲永垂。
陳王曹植當年在平樂觀大擺宴席,十千錢買一鬥酒任情的歡樂。
主人啊你為何說手上缺少銀錢,只管去買酒來讓我跟你對飲一番。
你那五花寶馬,你那千金皮裘,叫你的娃娃快拿去市集上換取美酒,
讓我與你一同消解這萬古的憂愁!

全詩一開頭就是兩組氣勢宏偉的排比長句,先以大河的壯闊對比出人生的短暫,然後又用誇張的手法,將青絲到白髮的人生老化過程壓縮於早晚之間。藉由空間與時間範疇的誇飾,點出了人類的渺小,與生命無常的悲哀。

接著,詩人歡歌暢飲,大聲喊道「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表現出對自己人生價值滿懷信心的肯定。金錢只是一種人世間的物質輪轉罷了,何必執著不放呢?

「鐘鼓饌玉」,這些官宦富貴之家才擁有的華貴器樂和飲食,雖能帶來身體的舒適,卻不見得能使心靈自由呢。若是執著於名利,得意時就歡天喜地,失去了一點兒又消沉不已,那還不如當個醉漢來得清醒了。

行文到此,詩人神來一句「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一個思維高出濁世庸祿價值的人,總是曲高和寡的。其實又何只「聖賢」如此呢?任何一個人,甚至在任何一個方面,只要他真正的超越了一般常人,他就至少在那一方面是寂寞的。或許這正是許多常人不願追求和接受真理的原因吧,因為,他沒有走出常人的勇氣。

天寶十四年,公元755年,安史之亂發生,永王李麟以抗敵平亂為名,請出了原本已隱居在廬山的李白,卻沒想到永王私下存著爭奪皇位的野心,李麟兵敗身亡後,一心救國李白竟因叛國罪被流放夜郎。

「冠蓋滿京華,斯人獨憔悴」。當人們因亂事平定而歡天喜地時,李白卻在異鄉淪落著。公元759年,朝廷大赦天下,李白終於返回中原;3年之後,不敵病魔而過世,結束了他62年曲折磨難的一生。

不捨詩仙貧病而逝的現實,世人為李白另安排了一個醉酒撈月而亡的故事。「但願長醉不願醒」啊,這浪漫撈月的詩仙,是否也如「古來聖賢」一樣一生都站在高處,寂寞地遠觀世俗荒謬與己身的不自由呢?「與爾同銷萬古愁」,那橫跨千古的愁苦究竟是甚麼呢?也不得其解了!

或許,只有在喝醉酒時,徘徊於入世與出世之間的李白,才能真正擺脫劍俠的抱負和執著,感受到自由而清醒的仙家真我吧!

節目最後,就請您欣賞取自台灣天籟詩譜,由郭瑩先生演唱的 《將進酒》。

相關新聞
中國工藝品首次被選為奧斯卡嘉賓禮物
李白 將進酒《唐詩三百首085》
詩詞欣賞﹕將進酒
詩詞欣賞﹕將進酒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