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海研五號新發現 東沙具可燃冰

人氣: 34
【字號】    
   標籤: tags: , , ,

【大紀元2013年03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晴玳台灣高雄報導) 我國第一艘具有遠洋探測能力的海洋研究船「海研五號」,本月8日結束19天的東沙島海域探勘,13日發表首航成果,科研團隊公布多項亮眼新發現,東沙海底火山群的發現受矚目。

海研五號首航探勘團隊與來賓合影。(攝影:李晴玳/大紀元)

主持這次探勘計畫的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許樹坤表示,研究團隊在東沙南方海域,透過震測證實海底仿擬反射界面的存在,確認該處海床底下藏有天然氣水化合物,厚度達幾百公尺;但由於當地有大規模的海底山崩發生,部分天然氣水化合物可能已經溢出,到底還有多少封存量,仍待進一步調查。

許樹坤說,研究團隊並在東沙環礁東南方約30公里處,首次發現東沙海底火山群,約由60幾座海底火山所組成,分布面積廣達3千平方公里。據反射震測及岩芯標本等資料,初步推估海底火山群約在中新世(1~2千萬年前)所噴發,可能與澎湖火山群的形成機制相似。

許樹坤並指出,科研團隊還在該處發現一處接近南北走向的海底斷崖,綿延長達60幾公里,最大落差可達300多公尺,推論成因,可能主要右移斷層的活動,影響了東沙環礁附近整體向東南突出海底樣貌。

此外,這次也發現南海具有超強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許樹坤表示,據海研五號搭載的海氣二氧化碳分壓自動偵測系統,以及漂浮式顆粒有機碳收集器資料顯示,在正常天候下,南海海面每天可吸收26萬噸的大氣二氧化碳,約是台灣每天二氧化碳排放量的35%,而且鋒面愈強,吸收二氧化碳量也更大。◇

新聞小辭典

什麼是天然氣水化合物

天然氣水化合物的外觀與性質與冰塊類似,擁有巨大的儲氣能力,也稱氣體水合物,一旦將其點燃,就可以自己持續燃燒殆盡,形成冰火或水冰火共存的奇特現象,故天然氣水合物俗稱「可燃冰」或「甲烷冰」。目前政府積極尋找替代綠能,如天然氣水化合物可被大量開採,將成為台灣未來極為重要的天然氣替代能源。◇

(責任編輯:張雅雲)

主持南海探勘計畫的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許樹坤,在成果發表會中進行簡報。(攝影:李晴玳/大紀元)

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許樹坤,向來賓說明海上作業情況。(攝影:李晴玳/大紀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