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9個萬分之一的相聚》王建煊呼籲照顧弱勢

人氣: 56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3年03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鍾元台灣台北報導)中華民國監察院長王建煊為新書《9個萬分之一的相聚》寫序,18日在監察院的記者會中,9名罕病作者及家屬等人均出席,罕病患者和大家分享艱辛的心路歷程。王建煊說,他是含淚讀書,流眼淚寫序,內心很難過很不舒服。他建議總統多收點稅,讓台灣租稅負擔率慢慢調整增加到20%,政府約可增加新台幣8千億元經費,部分拿來照顧罕見疾病患者、弱勢的低收入戶及老人。他說,有錢人也要拿錢出來,偉大的企業家是很會賺錢,也很會花錢。

王建煊說,罕病是很少發生的病,我們常會想怎麼倒楣會輪到我,當事人及家長可能這樣想,但我們實在不知道上天的意思,可能會抱怨怎麼會這樣。罕病當事人很辛苦,家庭的媽媽尤其辛苦,我們要向他們表達敬意。9名罕病作者願意和記者見面,由於他們的見證,讓社會有困難的人,都能從他們身上得到勇氣、克服困難。

中華民國監察院長王建煊(後中白衣者)為新書《9個萬分之一的相聚》寫序,18日在監察院的記者會中,9名罕病作者及家屬等人均出席,罕病患者和大家分享艱辛的心路歷程。(攝影:鍾元/大紀元)

9名罕見病作者感人故事

袁鵬偉是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患者(漸凍人),生病前走過35個國家,他生病後秉持「活在當下」好好過活每一天。(攝影:鍾元/大紀元)

《9個萬分之一的相聚》是9位罕病病友親自執筆,袁鵬偉是肌萎縮性側索硬化症患者(漸凍人),生病前走過35個國家,他生病後秉持「活在當下」好好過活每一天。由於已經約9年無法言語,他以LED溝通板感謝王建煊的邀請與安排並謝謝大家。

劉家幗是恰克-馬利-杜斯氏症患者,他希望自己的故事鼓勵更多人勇於面對困難。(攝影:鍾元/大紀元)

劉家幗是恰克-馬利-杜斯氏症患者,他說,病沒有藥醫類似肌肉萎縮,末稍會退化影響運動、感覺的能力。在寫這本書的過程中,從其他伙伴學到如何克服困難,也有一些以前的朋友看了書後說,從他的例子知道怎麼樣克服困難,希望自己的故事鼓勵更多人勇於面對困難。

李淑惠是遺傳性表皮分解性水皰症患者(泡泡龍),她認為,其實是很多人看到我們而受到鼓勵,也讓他們更勇敢,也讓我們更開心。尤其這次寫書,作者都變成好朋友,相信一輩子不會孤單。(攝影:鍾元/大紀元)

李淑惠屬於遺傳性表皮分解性水皰症患者(泡泡龍),會長水泡傷口全身都要包紮,洗澡沖水會流血很痛。她從出生4個月就患病,現在50歲的她看起來很年輕,她覺得是「相由心生」。她喜歡一大片綠油油田園與花田的視野,徐徐微風中忘卻身體的不適。她感謝很多朋友及身邊的人不離不棄,以及醫生、護士的貼切照顧。她開朗的說,一路上學到了很多,非常享受大家給予的關愛,是另外一種幸福的感覺,而且罕病基金會也對大家非常照顧。

去年李淑惠皮膚惡化變成皮膚癌有開刀,下星期要住院做植皮手術。她說,小時候在五十年代什麼資訊都沒有,爸爸媽媽也不知道怎麼照顧,尤其家裡有兩個泡泡龍患者,當時買不起紗布,就賣麵粉袋、衛生紙代替紗布,他們是傻傻的長大。「為什麼自己身上會遇到這個問題?」她認為,其實是很多人看到我們而受到鼓勵,也讓他們更勇敢,也讓我們更開心。尤其這次寫書,作者都變成好朋友,相信一輩子不會孤單。

羅揚(右)是黏多醣症患者,羅揚媽媽(左)說,對所有人的幫忙都很感動,本來是準備要接受事實,但沒想到會等到有藥可暫緩惡化病情。她以羅揚為榮,並感謝健保給付幫忙很大。(攝影:鍾元/大紀元)

羅揚是黏多醣症患者,建國中學畢業後,現在就讀政治大學。他說,黏多醣症主要是多醣,沒有辦法被人體酵素分解掉,會順著血液累積在關節、內臟、結締組織,累積下去會關節彎曲,嚴重會累積在內臟造成衰竭。他說,每週要打一次藥劑40幾萬元。

羅揚媽媽說,對所有人的幫忙都很感動,本來是準備要接受事實,但沒想到會等到有藥可暫緩惡化病情。她以羅揚為榮,並感謝健保給付幫忙很大。

蘇瑞臻罹患性聯遺傳型低磷酸鹽佝僂症僅有小孩身高,她希望先天性殘疾患者能夠有公平義務教育的機會。(攝影:鍾元/大紀元)

蘇瑞臻罹患性聯遺傳型低磷酸鹽佝僂症僅有小孩身高,她說,腳有開過刀幾乎是打斷再接起來,希望政府未來多一點經費讓醫生願意從事罕病研究,以及從事這樣的工作。她從事早期療癒0-6歲的社工,聽到很多家庭因先天性殘疾孩子出生,整個家庭被拖垮的不幸例子,她希望先天性殘疾患者能夠有公平義務教育的機會。

顧潔如(拿麥克風者)說她是流著淚看完王建煊寫的序,她相信上帝覺得她有能力渡過這個病,藉由這個病成長屬於自己的一片天來幫助別人,(攝影:鍾元/大紀元)

顧潔如說她是流著淚看完王建煊寫的序,身為紫質症患者的她,外表看起來正常,但痛起來嗎啡都止不住,也會造成神經的無力,嚴重是有呼吸衰竭,必須靠氣切來維持生命。她相信上帝覺得她有能力渡過這個病,藉由這個病成長屬於自己的一片天來幫助別人,

陳道怡屬重型海洋性貧血患者,她出生就必須終身不斷輸血,以及持續的排鐵治療,可能會併發糖尿病、心臟衰竭、肝硬化。她很感謝有健保的幫助,因為她跟妹妹都罹患此病。(攝影:鍾元/大紀元)

陳道怡屬重型海洋性貧血患者,她出生就必須終身不斷輸血,以及持續的排鐵治療,可能會併發糖尿病、心臟衰竭、肝硬化。她很感謝有健保的幫助,因為她跟妹妹都罹患此病。

尤文瀚是逢希伯-林道症候群患者,他說,活著的病友還是要努力活著,我想這是得到罕病的意義吧。(攝影:鍾元/大紀元)

尤文瀚是逢希伯-林道症候群患者,他說,這種病小腦會積水,腎臟、內臟部位會有腫瘤,良性、惡性都會產生。他說,全台灣只有6個患者,他的家裡有3位,靠爸爸、舅舅及大伯背負經濟壓力。日前聽到有一位病友過世很難過,「但活著的病友還是要努力活著,我想這是得到罕病的意義吧。」

賴志銘的疾病是多發性硬化症,他的病症隨時可能發作,無法預測讓他每分每秒都在恐懼之下,他也感謝這個疾病讓他學習如何面對人生中最深的恐懼。(攝影:鍾元/大紀元)

賴志銘的疾病是多發性硬化症,發生於中樞神經系統的疾病,神經遍布到哪裡,我們的症狀就遍布到哪裡。他的病症隨時可能發作,無法預測讓他每分每秒都在恐懼之下,他也感謝這個疾病讓他學習如何面對人生中最深的恐懼,而透過與罕症作者們彼此互相學習,尤其看到李淑惠與病痛奮鬥50年都能克服,我們還有什麼不能克服。

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執行長黃蔚綱表示,罕見疾病對家庭是永久性傷害,由於病情罕見,醫學界對罕見疾病研究少,因此治療用藥價格相當昂貴,部分罕見疾病有健保補助,對罕見疾病家庭幫助很大。

張老師文化公司總編輯俞壽成表示,看了9位不同病症生命的歷程,自己得到很多的啟發,感到心靈上面非常的富足。她分享,之前有跟王院長提到是否能和9位作者見面,王建煊說:「我應該去看他們啊。」這讓俞壽成非常的感動。俞壽成說,罕病作者有2位坐輪椅,他們都能來監察院,因此有記者會的安排。

中華民國監察院長王建煊(右)為新書《9個萬分之一的相聚》寫序,18日在監察院的記者會中,9名罕病作者及家屬等人均出席,罕病患者和大家分享艱辛的心路歷程。左為財團法人罕見疾病基金會執行長黃蔚綱。(攝影:鍾元/大紀元)

王建煊:改變社會 愛心要慢慢提升

針對總統馬英九出訪梵蒂岡,王建煊說,馬總統能夠代表中華民國前往,對方也說要高規格接待。等電視傳播回來,大家都會以馬總統訪問梵蒂岡為榮。馬總統的出訪對台灣的地位有很大的提升,全世界能看到我們中華民國在台灣。

王建煊表示,教宗很了不起,照顧窮人中的窮人;教宗在阿根廷作主教時,曾經到痲瘋病院去親吻痲瘋病人的腳,大家應該都這樣看顧困難的人。對於教宗取名方濟各,王建煊說,古時候的聖方濟,把所有財產都賣掉,過最貧窮的生活。教宗的這些動作,經由媒體的報導對台灣獻愛心是有幫助的,「愛心要慢慢提升,惻隱之心人皆有之,愛的動作要大家慢慢傳。」

王建煊說,他是主張加稅的,如果稅收能慢慢增加到他當年擔任財政部長時所得負擔率20%水準,就可以比現在多出8千億元的收入。他也說,有錢人要拿錢出來,像股神巴菲特、比爾蓋茲一樣,很會賺錢拿出來花,偉大的企業家是很會賺錢,也很會花錢。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