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英九和前國務卿賴斯視訊對話

馬於西岸時間4月15日下午6時演講並答問 經文處與南加大學者收視暨會後座談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4月18日訊】(大紀元記者劉菲洛杉磯報導)臺灣總統馬英九於美國西岸時間4月15日下午6時與斯坦福大學學者進行視訊對話,就臺灣當前情勢與區域安全情勢,臺灣與美國和中國的關係等議題發表演講並回答問題。對話由前國務卿、現 任斯坦福政治系教授賴斯(Condoleezza Rice)主持,駐洛杉磯臺北經濟文化辦事處與南加州大學美中學院(US-China Institute, USC)在南加大戴維森會議中心舉行了收視會暨會後座談。

圖:美中學院院長杜克雷(Clayton Dube)和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林丹(Daniel Lynch)主持了座談會。(攝影:劉菲/大紀元)

臺灣對大陸有「民主燈塔」的作用

談到兩岸關係,馬英九稱:相比朝鮮半島,臺灣海峽的緊張局勢大大降低,並重申「92共識」主張的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在中華民國憲法架構下,維 持不統、不獨、不武的現狀,重申與中國大陸維持「主權互不承認,治權互不否認」的關係。

針對賴斯提出的臺灣作為「民主燈塔」會對大陸產生的影響,馬英九回答,很多大陸民眾赴臺觀摩了臺灣的總統大選,加上互聯網的普及,影響會在未來顯示。他說:「眾所周知,每年六四紀念日,我會發表聲明,呼籲大陸政府遵守人權。我不是依據西方價值觀,而是依據典型的傳統中國價值觀來呼籲尊重不同意見,這也是中國的傳統,我試圖讓雙方在民眾、法制、人權和自由上進行對話,很多臺灣人將此視為與大陸關係的重要部分,不光是貿易、投資和智慧產權,同樣還有發表不同意見的權 利。」

談臺美關係

談到臺美關係,馬英九認為臺美關係在加強,他提到美國前國務卿克林頓曾說「臺灣是美國重要的安全與經濟夥伴」,美國和臺灣雖然沒有正式外交關係,但卻給臺灣 免簽國待遇。過去臺灣一代又一代留學生帶回了美國的價值觀,如今臺灣觀光客在美國不僅觀光而且大筆消費。有人聲稱隨著中國的崛起,臺灣成了美中關係的絆腳石,馬英九認為這些言論都未得到主流認可。

談臺日「漁業協議」

馬英九說臺灣是「負責任的利害關 係者」、和平的締造者,將4月10日臺灣與日本簽署的漁業協議稱為臺日關係歷史性的里程碑,說這種作法是替爭端各方找出路、確保和 平穩定的良好例證。他說:臺日過去經歷16次漁業會談,從1996年以來無法達成協議,如今終於有所突破,決定擱置各自領土及海域的主張,共同保護管理漁業資源。

馬英九展示了臺灣參與國際事務的成果,提到今年教宗方濟就職典禮,他率代表團出席,是中華民國1942年與教廷建交71年以來,首次有總統與教宗會晤。

臺灣經濟70%靠進出口貿易,鑒於金融危機和歐債風波,馬英九說臺灣正在做經濟轉型,轉為以創新為主的經濟。

美中學院院長杜克雷盛讚馬英九

南加大美中學院院長杜克雷(Clayton Dube)在觀看了視頻對話後,稱讚馬英九「不是一個花哨的政客」而是一個「負責而大膽的領袖」。

他認為臺日簽署的漁權協議是重大進步。「16年日本和臺灣未能談判,甚麼變了呢,我認為最大的變化在東京,而非臺北。日本領導人得出結論,他們和中國已經是破罐破摔,因此決定和臺灣達成協議。」杜克雷說這之前日本 政府怕惹惱北京,現在日本認為和臺灣簽訂協議是一個積極之舉。他指出:這個協議也不像媒體渲染的那麼重大,實際上現在臺灣漁民在釣魚島享受的是與俄國漁民同等的權利。

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林丹:不宜過分渲染「92共識」

南加大國際關係學院教授林丹(Daniel Lynch)則提醒馬英九不宜過分渲染「92共識」,指出中共實質並未改變,仍然企圖占領臺灣, 只是時間的問題。

「雖然馬英九討好中共以拖延時間的做法很有用很聰明,但過分強調與中國的關係有一定危險。」他說:「所 謂『92共識』和『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在北京來看,你可以有你的表述, 但只有我的表述才是唯一正確的。中共大陸從未說放棄對臺使用武力,除非中共領導人重新考慮對臺灣的政策,或者中國經濟下滑並長期處於低谷,加上世代更替等因素,長期看來有可能導致中國和臺灣關係的根本改變,但短期內不會發生。」

龔中誠:視訊與美溝通是務實外交

經文處處長龔中誠認為視訊會議的做法和馬英九的許多政策一樣,在當前臺灣面臨的外交困境下是一個正確務實的做法:「在兩岸外交休兵,但是對岸的善意還是嫌不夠的情況下,用視訊會議跟美國友人政要溝通,相信在現在臺灣外交狀況下,是比較務實的做 法。」◇

相關新聞
美爆炸案  馬英九譴責暴行
馬英九首全程校閱  肯定漢光演習
馬英九:漁業協議實踐東海倡議
馬英九:沒有國防就沒有和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