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經濟學者季‧索爾孟為《金融海嘯後的世界》新書發表演說

李中宜:民主自由的台灣是中國未來的典範

人氣 9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5月03日訊】被譽為「哲學經濟家」的法國經濟學者季‧索爾孟(Guy Sormon)應小英教育基金會之邀,5月2日在台北為他的新書《金融海嘯後的世界》發表演說。

索爾孟說,身為一個學者就是要尋找真相。他來台灣,以一個局外人的角度,不涉入台灣的政局,看到台灣的民主、文化、自由,找到了真正的中國。他期盼台灣的民主成為中國未來的典範。他所講的主題是民主、自由市場,以及社會正義。

一、民主
索爾孟說在他出生的年代,人們認為西方才能享有民主,而東方註定就是獨裁統治。然而40年來這個局勢整個被推翻了,先是看人民要什麼,即使是民主自由都可以獲得。為何說台灣的經驗很重要,因為目前的中國還是獨裁統治,還在抵抗民主,包括利用高科技手段阻擋,但中國人民是想要民主的,希望他們逐漸可獲得。

不應問民主制度的效率、經濟制度的好處,應問人民想要什麼,這是個人的尊嚴問題,國家需要民主化。

二、自由市場
30年來,經濟奇蹟在各地發生,但好處大多歸少數人享有,三分之二的人是貧窮的。1980年以來,除了北韓、古巴之外,全球大部分地區都變成自由市場,有錢人變多了。每年有百萬人富裕了,壽命也延長了。

危機、意外是不可避免的,因為自由市場是建立在創新的基礎上,怕的是國家朝錯誤方向去回應危機。例如1931和1974年爆發危機,各國把邊界關閉起來。而2008年的危機就比較幸運,當時G20主席南韓總統就堅持不要關閉市場機制。

如何面對危機?每個民族都有其特長,例如台灣人擁有企業精神,年輕人創造新企業,打造自己的品牌,應鼓勵年輕人不要被大企業束縳,要自創中小企業。

三、社會正義
社會正義來自人們內心的需求,和民主自由同樣重要。社會正義並非追求齊頭式的平等,將有錢人的財富分給窮人,而是讓人們享有公平的機會,自由選擇職業、生活方式,有公平的機會享有國家的財富、教育、健康等。國家保障機會的自由,而不是財富重新分配。

許多國家的在野黨批評執政黨,像回到19世紀那樣,要求財富重分配,這樣會使自己邊緣化,必須認識到社會正義應該如何談。

最後、索爾孟回答來賓的提問, 認為中國青年和台灣青年的差異是,前者近乎瘋狂的追求致富,因此得進入執政黨體系才能發財,而後者則想創業,不想進入政黨體系。至於說,如果台灣青年都想當公務員,政府政策不應該鼓勵,這樣會摧毀私人企業,否則就是政府的問題,就要換政府。目前法國的問題很嚴重,有400萬人失業,人們在享用祖先努力所創造的財富,而祖產已快用完了。

現在全球化的結果,教育也是全球性的問題,每個人都需要擁有雙語、多語的能力。大學生太多也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不是進入大學才有未來。德國著重專科教育,在這方面就做得很成功。

至於歐債問題,歐元穩定,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歐元可預測,市場對歐元有信心。歐盟中幾個國家像希臘、西班牙、意大利,發生危機就是因為公務員太多,福利太好。其實法國也是,同時經濟和人口都下滑,沒有足夠資金支撐。不過歐盟整體是透過危機在逐漸進步中,將來會走向聯邦,現在銀行聯盟已建立,再過10 年,政治與經濟聯盟都會建立起來。

現在歐洲人認同的情況在30 年前是無法想像的,人們已將歐戰抛於腦後。人們會先說自己是歐洲人,再講是哪一國人。對歐洲人而言,歐洲經濟危機是未來共同的命運。索爾孟對歐盟的未來很有信心。

相關新聞
全年房市交易  估比金融海嘯慘
華爾街豪賭狂輸 防金融海嘯 限制聲再起
世行行長:今夏恐再現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
台5月製造業景氣續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