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美股持續上漲的幾個背後因素

【大紀元2013年05月09日訊】(大紀元記者張東光編譯報導)今年以來,美國道瓊指數的漲幅已超過15%,而近期的頻創歷史新高更讓許多股民傻眼,他們大多驚呼:「這太荒謬了,沒有道理!」於是到處求教專家解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美國財經頻道CNBC最近一篇文章歸納出了這波行情的幾個軋空因素:

★龐大的資金流量

★由於利率實在太低,投資人尋找較高的回報

★企業獲利率中上

★上市公司大量股票買回

★美聯儲大肆蒐購債券和空手者被迫軋空等。

文章說,當美聯儲在市場上砸下龐大的流動性時,即使企業獲利增長平穩,也會創造一個股票供不應求的熱況,該現象正如花旗集團最近一篇報告所稱「太多的金錢,但可買的資產不夠多」。

從企業盈餘角度來看,這次的多頭行情不是「傳統的」業績行情,因為標普500指數的未來一年本益比已高達約15倍,儘管估值屬於正常的範圍之內,但行情卻被低利率的效應所哄抬。

文章認為,儘管目前的美股並未高估,但企業盈餘今年僅增長5%,遠低於標普500指數的14%漲幅。過去,這個現象多次出現過。這一次也出現了,因為太多的股市參與者為了追求比債券稍微高的報酬而被迫買股。

這也是為何許多美國上市公司要提高股利分配的原因了。據統計,今年以來已有180家標普500上市公司提高股利了。

讀者不免要問,這個軋空行情還能持續多久?文章認為,這取決於美聯儲和其他各國央行的寬鬆政策態度。如果當前情況不變的話,各國央行的政策至少在2013年將不會有任何改變。

(責任編輯:畢儒宗)

相關新聞
報告揭密 高盛涉軋空房貸商品
寬鬆政策推升股市上漲 惟復甦成果有限
《經濟學人》:世界應歡迎美日貨幣寬鬆
伯南克挺貨幣寬鬆 稱益處大過風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