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丹】無數個王維林所展現出的力量

人氣 16

【大紀元2013年06月03日訊】時光荏苒,又是一年「六四」時。從1989年6月4日那天起,「天安門事件」中一幕幕觸目驚心的悲慘畫面總會在每年的這個時候,猶如電影回放一般,一次又一次浮現在親歷者和死難者家屬的眼前。在這些歷史畫面中,人們目睹了眾多學生和知識界人士為了追求民主自由,堅持真理,不畏槍彈坦克,用他們單薄的軀體抵擋著來自獨裁強權的暴力鎮壓。直到今天,他們仍然被歷史以及無數熱愛和平、支持正義、心存良知的世人奉為「歷史的英雄」。

在「六四」事件中,天安門廣場前出現的男青年王維林就是這樣一位歷史英雄。儘管這位當年被政府便衣挾持帶走的男青年至今仍然下落不明,但他在事件發生那天隻身抵擋坦克的照片一直在網絡上得以流傳。從一張張清晰記載的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王維林隻身一人擋在前行的坦克前,那孤單瘦弱的背影與逐步逼近的巨型坦克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那血肉之軀與「銅牆鐵壁」活生生的對壘則更是強烈的震撼著世人的內心。這位歷史英雄明知此舉將會帶給自己莫大的傷害甚至犧牲,但不畏強權,堅持捍衛真理和民主信念的強大意志使他忘記了恐懼,放下了生死。直到今天,人們雖然看不到這位歷史英雄,但他留下的精神時時刻刻都在震懾著擁有強權的獨裁政府,更在鼓舞和激勵著世人追求民主和自由的決心。

事實上,從共產黨竊取政權至今,中國當代歷史上這樣的英雄層出不窮。所謂「時勢造英雄」,中共指導編排的歷次扭曲人性、顛覆道德的邪惡運動,儘管戕害了無數百姓,卻造就了至死都不苟同於反人性的獨裁政權的歷史英雄。

50年代應運而生的北大新聞系才女林昭就是從當時反對極權扼殺人性的時勢中脫穎而出的巾幗英雄。在1957年的反右運動中,她勇敢的在批鬥學生張元勳的大會上站出來,斥責北大中文系若干黨員對張的人身攻擊,此後她被打成右派。1960年始終未放棄信念的林昭又創辦了《星火》雜誌,抨擊當權者的種種野蠻暴行,最終在經歷了漫長的八年牢獄生活後,被中共當局秘密執行了槍決。儘管死者已矣,然而人們為她悲歎、痛惜之後,仍然無法忘記她力圖用生命捍衛的那種不畏政治強權,堅持實現民主、秉承正義的精神。

也許有人會說,「生命誠可貴」,活著多好。但生命的美好是轉瞬即逝的,而生命的短暫也是人必須面對且無法改變的事實。當生命的時光瞬間劃過,肉體被一抔淨土掩埋之時,人們盡可發現,蠅營狗苟,只為活著而活著的生命是那麼微渺且不堪一擊,而得以長存的只能是精神所散發出的不朽光芒。

無論是追求自由、民主、人權的精神,還是堅持正義、良知、道德的精神,都不會隨著生命的隕落而淡化、消亡,恰恰相反,這股來自宇宙蒼穹中的強大力量將永遠隨著時間的長存而影響著後世的未來和歷史的進程。沒有一個人能背離這種精神置身事外的活著,只有在短暫的生命中竭盡全力的追隨精神的不朽力量,並將生命融入其中,才能讓原本微不足道的生命獲得強大的支撐和永恆的價值。那些為了捍衛精神而不惜放下生死的歷史英雄,他們的生命絕不會因為犧牲而結束,因為在不經意之間,人們就會發現他們的精神所流傳、鼓舞和影響到的任何一個地方,都清晰可見那不朽的生命正在散發出熠熠光芒。

相關新聞
魯德成多倫多64紀念會上呼籲解體中共
六四之夜  悉尼歌劇院內外中華情
魯德成:“六四”不能為紀念而紀念
澳警遊行衝突 撕開和諧面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