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阿富汗撤軍或引發悲劇性後果

人氣 7

【大紀元2013年06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萬平綜合報導)俄羅斯總統普京5日警告,國際聯軍撤出阿富汗可能引起悲劇性後果,他提醒,阿富汗毒品擴散對歐洲、美國和加拿大都具有危險性。

普京在護法機關打擊販毒的國際會議上表示:「生產和輸出阿富汗鴉片類藥物不僅僅是俄羅斯和鄰國的問題,也是歐洲、美國和加拿大的問題。」

美國總統奧巴馬2011年6月宣佈分三階段的撤兵時間表,到2014年撤兵行動結束,屆時將安全職責完全移交給阿富汗政府。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各國也繼美國之後,逐步撤兵。

普京表示,阿富汗自己打擊毒品的資源不足,而明年由北約所領導的國際安全援助部隊又從該國撤出。他警告說:「這一步的後果即使不是悲劇性的、也是令人難過的。」

普京稱,據聯合國資料表明,阿富汗境內活躍著數千個毒品加工廠,去年阿富汗毒品種植面積增加了18%,達到15.4萬公頃。

普京在護法機關打擊販毒國際會議上表示:「應該更加積極調查、逮捕和沒收販毒所得資金與資產,打擊將販賣阿富汗鴉片所獲資金合法化。」並且應該在巴黎公約和反洗錢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合作框架內進行這種打擊,相互提供法律援助、擴大可疑銀行賬號、存款、投資和私有財產的信息交流能搗毀毒品生產基礎設施。

官員貪腐成風 助漲毒品交易

阿富汗毒品活動猖獗,毒梟為了打通販毒通道,常賄賂政府官員,政毒一家。

涉嫌毒品交易的政府官員不乏高階地位者,還有許多國會議員本身就是毒梟,甚至前總統卡爾扎伊的胞弟瓦利(Ahmed Wali Karzai),雖身為坎大哈省的議會議長,卻控制該區毒品生產、行賄中央與地方官員、並且與國際犯罪集團保持聯繫。他於2011年7月遇刺前,為阿富汗政府體系內部毒品網絡的關鍵人物。

在2009年與2010 年國際透明組織(Transparency International)所公佈的全球國家清廉指數排名中,阿富汗僅次於索馬利亞,為最腐敗國家的第二名。

2006年1月美國《新聞週刊》(Newsweek)曾指出,超過一百名阿富汗高階政府官員參與毒品交易,包括至少13位卸任或現任省長、4名卸任或現任內閣成員。

巴基斯坦的三大權力支柱,軍方、文人政府與最高法院奪權爭鬥激烈,臺上政治人物更迭不斷,許多高官或檯面上的政治人物在權力爭鬥中,也常因貪腐被捕。

阿富汗的毒品問題不僅成為阿富汗重建的阻礙,更威脅著國際社會的安全。阿富汗新政府與國際社會提出了許多對抗毒品的因應政策,卻因為阿富汗的治安混亂、官員貪腐、農村貧困等諸多內部問題,令反毒難有成效。

阿富汗毒品違害全球

阿富汗作為世界上最大的鴉片生產國,國內僅消費了極小部分,絕大部分是向外輸出,毒品輸出經由三條主要路線,分別是經過中亞的「北部路線」、經過伊朗的「西部路線」以及經過巴基斯坦的「南部路線」。

過去,阿富汗毒品的主要消費市場是歐洲、中亞、俄羅斯及其周邊國家。現在,其毒品輸出還擴展至北美、中東、非洲、東南亞國家與中國。

阿富汗毒品大量流入海外,但其截獲率卻很低。阿富汗政府每年截獲的鴉片只有實際產量的2%、中亞各國與俄羅斯分別只有5%及4%、東南歐國家的截獲率甚至不到2%。

過去十年,俄羅斯使用阿富汗毒品成癮的人數增加十倍,因吸毒而導致死亡的人數每年約3-4萬人,超過前蘇聯在阿富汗長達十年戰爭死亡士兵的總和。

根據估計,約有85%的阿富汗人依賴農業及其相關農業產業來維持生計。大多以農業為主的阿富汗國內經濟生產,在戰亂不斷的摧殘下,造成如灌溉體系、可耕種土地的農業基礎設施受到嚴重破壞、缺乏如肥料的農業生產要素、以及因農民在戰亂中傷亡或者逃難而大量減少勞動人口,最終導致合法的農業生產無法正常運作。

相關新聞
加警緝毒 查獲黑市強力止痛藥
阿北自殺炸彈客 炸死地方議長
暴力猖獗 墨數千軍警入西部州
組圖:阿富汗不寧靜 萬顆氣球祈和平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