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研究癌擴散有突破進展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7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季薇多倫多編譯報導)在癌細胞擴散方式方面,加拿大研究人員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他們發現,通常被人們認為抵抗疾病的白細胞,在其中發揮著意想不到的作用。
  
據《國家郵報》報導,蒙特利爾麥吉爾大學(McGill University)和卡爾加裡大學(University of Calgary)研究人員發表在《臨床研究雜誌》的文章稱,該發現緣起於外科醫生注意到的一個奇怪現象:即癌症手術後,出現感染症狀的患者,其癌症復發遠快於預期。

白細胞遇癌變質

研究發現,當癌症病人發生感染時,白細胞會迅速出現(表現為白細胞數量增多),捕獲癌症細胞;但問題是,白細胞並未像吞噬細菌那樣殺死癌細胞,而是令它們更強大、更活躍,更容易侵入人體肝、肺或其他器官。
  
麥吉爾大學胸外科手術和腫瘤學副教授費裡(Lorenzo Ferri)表示:「這改變了我們有關癌細胞如何擴散的思維方式。這是一種徹頭徹尾全新的癌症擴散方式。」
  
所謂對症下藥,阻止或摧毀癌症術後感染並發症的藥物,如今可以大派用場。據悉,一種用於治療囊性纖維化的藥物,和另一種用於預防敗血症或血液中毒的藥物,已經在患有癌症的小鼠身上進行了測試,用藥後的老鼠,其腫瘤生長或擴散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小發現 大突破

加拿大癌症協會的數據顯示,估計本國今年將有187,600人患上癌症,75,000人將死於癌症。費裡說:「在過去五年至七年間,一直存在著一個日益增長的共識,即也許手術後發生的事情引發癌症復發。」
  
一次又一次,世界各地的外科醫生注意到,如果患者術後出現感染並發症,諸如肺炎,癌症會很快復發。費裡說:「我們在許多不同種類癌症患者身上看到這一現象,諸如頭部及頸部癌、結腸癌、胃癌、食道癌和肺癌患者。」
  
人體發生感染時,嗜中性粒細胞擁有的某種蛋白質會釋放一種□,原本是用來吞噬細菌。但在患有癌症的小鼠身上,費裡說:「我們發現,這些蛋白質實際上是激活了癌細胞。」
  
他補充到:「如果我們能夠將這一切理解得更好一點,我們可以計算出確切的時間和藥物劑量,以便摧毀嗜中性粒細胞構架。 這是一種微妙的平衡,因為如果你在錯誤的時間給藥太多,你可能使受感染病人的病情更嚴重。

(責任編輯:岳怡)

相關新聞
美聯邦財政削減 學者憂人才流失
台成大研究  維生素E可抗癌
華府地區加大力度篩檢大腸癌
美聯邦刪5%研究資助 學術機構憂諸多後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