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监测野生动物并验血 控制疫情

人气: 8
【字号】    
   标签: tags: ,

【大纪元8月1日报导】(中央社记者杨淑闵台北1日电)学界吁围堵狂犬病在山区,应主动监测野生动物,行政院农业委员会昨天预计9月开始监测十大食肉目动物;学者今天再建议,监测应完成族群研究与抽血检验,掌握疫情分布与来源。

农委会昨天召开圆桌会议回应学者,包含台大兽医专业学院院长周晋澄及东海大学生命科学系教授林良恭呼吁,官方应主动监测山区野生动物,以掌控狂犬疫情;农委会昨天研议监测台湾十大食肉目动物,今天则预计要完成800名林务局巡山员启动,最早9月。

林良恭说,目前全台十大食肉目动物当中的台湾黑熊吃蔬果、鸟蛋,非吃确诊数量最大的鼬獾,较不受疫情影响;另外,水獭因开发污染溪流及盖水库,已灭绝了,也不会影响疫情发展。

发现小黄鼠狼的林良恭说,另 8大动物中的黄鼠狼、小黄鼠狼及黄喉貂都是貂科,都是夜行动物,但白天会有一点点活动,生活在中高海拔,都吃老鼠,黄喉貂还会吃山羌尸体、攻击山羌。

另4类包含鼬獾,以及棕蓑猫、麝香猫、白鼻心都是灵猫科,是纯夜行动物,从低到中高海拔都有;白鼻心吃蔬果,树栖;其他3种吃动物多,棕蓑猫则是吃螃蟹跟一点蔬果。

最后一种是石虎,生长在中低海拔100到500公尺,在台、日都已是濒临绝种动物,仅苗栗、新竹有。

林良恭建议,一般巡山员走步道,只能在白天看看有无出现动物尸体及白天活动的异常情况,但他监测山区10年以上,并没有发现相关异状。

他说,监测应进行两类作业,先锁定6县市高风险地区乡镇附近山区架自动相机拍摄,以进行族群监测;其次,要主动诱引活的野生动物抽血检验,以了解狂犬病分布实况,进而可确认病毒是否真只有单一种。

林良恭认为,监测8月就要展开,9月太晚,因食肉目已展开繁殖,数量会增加;但因调查前,人员要打3剂、事后5剂疫苗,如今也无法加速进行。

另外,他认为,农委会研议是否要投疫苗于山区控制疫情一事,即便要投,台湾不似美国平地多,不能空投,应配合野生动物监测执行,并先测试诱饵仪器是否有效,再投放,还要以相机拍摄、追踪。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