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數據亮眼」外媒:經濟失衡更嚴重

人氣 2
標籤:

【大紀元2013年09月11日訊】(大紀元記者程木蘭綜合報導)中國股市連日大漲,多項經濟數據表現看起來亮眼。但有經濟學家卻擔憂:中國經濟增長又回到依賴政府投資基礎建設與放鬆信貸的老路子。如此,短期前景雖好,但代價是使得經濟的結構性問題進一步惡化。

倫敦資本經濟研究中心(Capital Economics)經濟學家威廉斯(Mark Williams)和王秦偉(音譯Qinwei Wang)做了上述的評論。根據其報告,中國放鬆信貸總量仍維持在同比20%的增長。

他們還指出,中國產出增長的大部份來源於國有企業——幾乎不是經濟中最有競爭力的部門。

國家引導投資 增長沒法持續

過去幾個月強勁的數據已經緩解了對中國經濟可能出現硬著陸的擔心,這不禁讓人想起2009年的經濟反彈。國家引導的投資又一次推動了中國經濟的增長,可惜還是不可持續的。

法興銀行經濟學家姚煒也表示:很明顯,基建投資的大幅加速是主要推動力。雖然這些數據明顯地推高了短期的經濟增長預期,但基建投資在經濟突然反彈中所扮演的主導性角色,印證了我們對可持續性的擔憂。

《華爾街日報》:經濟失衡更加嚴重

《華爾街日報》報導稱,新興市場經濟增長,似乎是因為退回到了金融危機前盛行的增長模式。這著實令人擔心。中國經濟最近表現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前一陣子,中國投資回報的下降以及信貸渠道的收窄,讓人們擔心中國可能出現企業破產激增的情況,甚至可能出現銀行業危機。

作為應對措施,中共政府暫緩了經濟結構的調整。就像過去一樣,放鬆信貸條件和新一輪投資基礎建設,給中國經濟帶來了活力。但這一切的代價是使目前已處於危險水平的經濟失衡變得更加嚴重。

《金融時報》:上市公司基本面糟糕且危險

近來,上海上市A股和香港股指成分股公司業績表現似乎亮麗。但英國《金融時報》警告稱:別被表象愚弄這些數字掩蓋了上市公司糟糕而危險的基本面情況。

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指出,今年上半年,滬市上市公司共650億元人民幣的年度稅前利潤中,但非核心利潤占一半以上。非核心利潤的很大一部份來自投資收益,許多公司正在利用影子銀行業的流動性吃緊撈取好處。

該報導披露,中國大企業能夠憑藉自己的影響力從官方渠道借來廉價資金,然後以更高的利率貸給那些無此門道的企業。

另外,產能過剩、勞動力成本不斷上升以及人民幣不斷走強,仍在拖累中國的製造商。這還加大了它們收回欠款的難度。

美銀指出,中國企業的應收賬款週轉天數現已升至35天,比兩年前上升了四分之一。存貨週轉天數也變長了。資金枯竭令資本支出投資變得更加困難。今年上半年的資本支出同比增幅為零,而去年此數據為7%。

報導提醒投資者:考慮到這些公司盈利狀況的脆弱性,在「入水」前應當三思。

(責任編輯:王樺)

相關新聞
大陸工業微利或虧損  新增利潤被中共權貴掌控
CNBC:中國PMI回升不可持續 風險依舊
德媒:中國經濟數據不靠譜 GDP至少減1萬億
CNN:中國處於文革以來最嚴重經濟危機邊緣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