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傳醜聞選舉人均落選

民選官員品德受重視

如復選白思豪仍佔先機

人氣: 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3年09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杜國輝紐約報導)9月10日的黨內選舉雖然因最後的1%手填選票尚未計出而無法宣布最後結果,但白思豪目前40.33%的得票率,即便有復選,也使他佔有先機。據紐約時報的統計,白思豪不僅在自己居住的布碌崙獲得廣泛支持,就是在柯魁英選區的曼哈頓中城及湯普森居住的曼哈頓北部及哈萊姆區,白思豪也都獲得比對手更多的選票。而傳出各種醜聞的參選者則紛紛落敗,有選民認為,這顯示紐約選民對民選官員個人品質要求的回歸。

在中哈萊姆區白思豪以44比34戰勝湯普森。雖然柯魁英在自己居住的上東城獲得優勢,但在她選區的切爾西和格林威治村以32比47敗給白思豪。湯普森在史坦頓島的白人社區獲得支持,但是在少數族裔聚居的延岸地區落敗。白思豪在布碌崙中部因自己對「攔截搜查」的態度而廣獲支持。湯普森則在皇后區東南部的非裔區以38比44敗給白思豪。

選民恢復對參選人德行的關注

從競選的不同階段來看,2013年初時民調顯示柯魁英獲得的支持最多,隨著參選人活動的增加,選民對參選人的感覺也在變化,湯普森一度領跑,但從7月份開始,白思豪的支持人數顯著增加,到9月份他的支持率已經達到近40%。維納5月份宣布參選,起初支持率並不低且逐漸增加,但從人們發現他在聯邦眾議院辭職後還繼續他的「性醜聞」時,他的支持率逐漸下降。

隨著維納、思必策等人的紛紛落敗,全國婦女權利組織「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Women 」紐約分部總裁Sonia Ossorio 在選舉後的書面聲明中表示「人們將拒絕那些無法正確對待女性者」。紐約大學城市政策學教授Mitchell L. Moss表示,(紐約)人實際上對民選官員的道德水平是有標準的,而這個標準與其他地區不同,「紐約是藏污納垢之地的觀念與事實並不相符」Mitchell L. Moss說。
  
紅色背景劉醇逸支持度再降

選前,部份華裔社區人士熱衷於說劉醇逸是華人從政的希望、開先河者,對劉的兩個助手被聯邦法院判決有罪也視若無睹。劉也鼓餘勇積極參加活動,據一媒體統計他是選舉活動最多的參選人,但從紐約時報的統計看,他的民調支持度自始至終沒有大的變化,在4%-7%之間浮動,而且從選後數據看,他的支持者大部份在法拉盛、華埠和布碌崙的亞裔聚居地,但是,他在此次選舉中亞裔社區裏的支持度從2009年他選主計長的67%跌至45%。華人評論家曹長青表示,像他這樣與中共暗通款曲的參選人,就不僅僅是個人道德的問題了。

(責任編輯:tracey)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