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地屬中共地方政府獨門生意 地王想出就出

人氣 2

【大紀元2013年09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古春秋綜合報導)進入9月以來,中國大陸地王井噴,「北京地王、上海地王、一日三地王」。9月25日,中共國土資源部提出,今年第四季度要嚴防高價地出籠。對此,大陸評論認為,土地掌控在地方政府手裡,成為土地的唯一供應方。而地方政府出於巨額債務的償還壓力,囤積土地,製造土地稀缺緊張局勢,目的就是追求更高的地價,成為地王頻出的真正推手。

馬光遠:地王是地方政府推出來的不是拍出來的

據中共喉舌央視報導,9月25日,中共國土資源部開會提出,要在今年第四季度嚴防「地王」出籠。中共國土資源部副部長胡存智表示,地方政府出於債務償還壓力,追求高地價的動力很大,一些地方政府默許甚至助推出現高價地,影響市場預期,抬升房價、地價。

大陸財經評論家馬光遠表示,最根本的問題是,中國大陸地方土地供應獨此一家,就是地方政府。地方政府在土地供應的形式、時間以及土地供應的價格上具有完全的控制權,是個獨家生意。

為了賣出高價,地方政府採用土地供應的飢餓療法,就是讓大家感覺土地很稀缺,要趕快買,那麼,土地在拍的時候,什麼時候拿出好地,什麼時候拿出差地,完全由地方政府說了算。地王是地方政府推出來的,不是拍出來的。

他說,土地市場目前由地方政府主導著,對住房上漲的預期推動地價的情況,在一線城市還會發生。問題牽涉土地交易制度。如果中國大陸的土地交易制度跟上交所,深交所一樣,每天必須九點半開盤,到下午幾點結束。所有的土地供應必須公示,地方政府沒有任何調控權,那個地就掛在那個地方,隨時都可以交易。然而,現實卻是,土地掌握在地方政府手裡。

馬光遠表示,他一直堅持,中國這麼大的一個國家,土地交易制度造成人沒有地方住,這是不應該的。

張鴻:國土部馬後炮 地方政府早已經賺夠了土地出讓金

另一位財經評論家張鴻表示,國土部表態前,今年的地王大戲剛好落幕。出不出地王完全控制在地方政府手上,它想出就出。而今年的大戲已經落幕,不會再出現地王。因為第四季度是個政策敏感期,在這個政策可能出現之前,地方趕緊把該賣的地賣掉,該掙的錢已經掙了。

張鴻表示,通過公開的數據可以看到,北京、上海、廣州、深圳這四個一線城市,北京到9月25日,土地收入同比增幅已經達到了200%多,上海是285%,廣州和深圳同比增幅則高達400%!所以,地方政府的目的不是推地,而是土地收入,只要收入夠了就行。但是,國土部如果強令要求不出現地王,那非常簡單,北京就推六環以外的地,上海推郊區的地,那絕對不可能誕生地王。所以出不出地王完全控制在地方政府手上,它想出就出。

張鴻還說,中國大陸土地供應的完成情況其實都只有60%到70%,那意味著什麼呢?意味著30%到40%的土地被地方政府囤起來了。為什麼囤地?它其實也是預判,也是預期未來房價會漲。

大陸民眾:高價地恐吹破樓市泡沫

據陸媒《經濟參考報》9月27日報導,大陸不少民眾表示,高價地頻現助長房價上漲預期,容易吹大樓市泡沫。萬科董事局主席王石認為,「一二線城市房價上漲的態勢同80年代末的日本泡沫經濟的高地價、房價何其相似。但日本的泡沫破裂了,要警惕前車之鑒。」

還有民眾說,80年代末,日本地價是全世界最貴的。據說當時全東京的地價總和居然超過了整個美國。當時日本最瘋狂的說法是,賣掉東京買下整個美國。話一出口,轉眼就是泡沫經濟的全面崩潰,房價下跌80%以上,銀行形成大量壞賬,日本經濟從此進入20年的停滯期。

9月19日,在南京秋季房展會上,一位小伙子用繩子牽著幾隻螃蟹現身展會,寓意高房價、高地價橫行。而在近日舉行的秦皇島房展上,一位大漢帶著一幅枷鎖亮相,也是表達對房價以及裝修費用等居住成本奇高的不滿。

有大陸民眾認為,在中國,土地掌握在政府手中,開發商要想獲取土地只能從政府手中購買。而開發商為賺取利潤,高價拿地之後會以更高的價格出售。於是,就形成了地價上漲帶動房價上漲,房價上漲又拉動地價上漲的循環。而且在這一循環中開發商與地方政府的利益也被綁得越來越緊,房價越調越高越與高價賣地脫不了干係。

(責任編輯:劉曉真)

相關新聞
7個經濟數據洩密中國經濟驚人現狀
傳土地改革三中全會前被斃 因各地強烈反對
中南海「頭大」 社會動盪5天15起群體事件
百姓錢被補貼富人 養老地產入住多為中共官員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