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國企腐敗的7種隱秘路徑

人氣 85
標籤: ,

【大紀元2013年09月06日訊】近年來大陸國企高管的腐敗方式越來越隱秘,方式也越來越複雜,甚至利用家族、朋友、情人等關係巧立各種名目進行貪污受賄,其腐敗路徑被媒體歸納出有7種隱秘路徑。

據《九個頭條》報導,近年來大陸國企高管的腐敗方式從單純的貪污受賄,上升到通過親友設立各種複雜的外部公司、交叉持股外體子公司、內幕交易、虛報財務成本玩虧損等,腐敗涉及的深度和廣度都急劇擴大,窩案發生的概率也在增加。

1、親友在外成立利益公司

報導以廣東移動總經理徐龍夫婦為例,兩人於8月16日下午被廣東省紀委帶走調查。 廣東一運營商核心人士表示,徐龍夫婦之所以被雙規,原因之一是徐龍之妻在體外成立了公司,並參股第三方公司,通過徐龍的關係接了很多移動的單。

經濟觀察報通過多個渠道瞭解獲悉,徐龍此次事發有兩塊,一為基站建設和光纖工程,二乃採購和增值業務。

2、虛報財務成本玩虧損

有業內人士曾經稱:中國最大的壟斷集團「中石油」的水很深,巨額壟斷利益的背後,是上上下下皆有染指的、縱橫交錯的利益關係,隨隨便便一個投資項目就是數十億、隨隨便便一單貿易就是十幾億,其背後「生死攸關」的利益鏈,有多深有多遠,外界很難想像。

3、高價收購 低價賤賣

知情人士介紹說,蔣潔敏涉嫌的問題,與其任內主導的海外收購,及國內油田和民營企業合作之事有關聯。

一位曾在中石油工作的人士也證實,中石油在國外花幾十億美元收購的項目,發現其實資源貧乏。而中石油在國內的一些合作項目中,則是中石油將一些資源貧乏的油氣田賣給民企之後,卻原油滾滾。

4、出賣壟斷特權、審批權

一般而言,壟斷國企手中掌握一些壟斷特權。憑藉壟斷地位,國企高管可以獲得類似於政府官員的經濟控制力。這也為相關人員提供了很大的腐敗空間。

早在2009年 12月底,中石油黑龍江銷售分公司原總經理王賢瀘,中石油貴州銷售分公司原總經理李懷忠相繼被雙規。

5、招投標「照顧」關聯方公司

兩家供應商或捲入中石油反腐風暴中。9月2日,港股惠生工程在早盤大跌16.46%後停牌,停牌原因未予公告。資本市場分析人士認為,惠生工程股價大跌,或與近日中石油高管遭到調查有關。而明星電纜更是有兩名高管失蹤,有分析認為兩名高管或被調查。

6、內部人組建外體循環子公司

在中共國家審計署5月13日公佈的審計報告中,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中國華能集團和中國移動通信集團這三家央企都存在利益輸送嫌疑,區別只在於受益的多少和受益主體或「明」或「不明」。

在上海家化的內鬥中,平安指責葛文耀及其管理團隊設立「賬外賬、小金庫」且涉案金額巨大,雖在上海國資委的斡旋下,雙方重歸於好,但據《證券時報》記者調查,上海家化確實隱瞞了內部人組建外體循環子公司的問題。

中國股市的發展與國企有著緊密關係。在國有資產包裝上市過程中,利益輸送是一個技巧。

7、內幕交易

以前年披露的西部礦業為例。西部礦業原屬國有企業,2007年登陸A股市場至今,其股東們的蹊蹺行為屢遭質疑。高盛上市前突擊入股,並在禁售期結束後火速套現賺了一把;維維集團把股份悄轉至一家私人企業,在這入、轉、出之間,上10億的利潤就到了民營企業名下;而一場官司,又將外資身份掩飾下的「股東」上海工貿挖出,再往細究,替上海工貿持股的卻是在英屬維爾京群島註冊的一家股本為10美元的殼公司,而代持人則是萊弗國際(香港)有限公司。

如果說融資還相應有個程序,操作起來還顯複雜,那麼內幕交易則是輸送利益於無聲。2007年年底,在籌劃「公用科技」整體上市時,具體負責人譚慶中向廣東省中山市原市長李啟紅匯報重組事宜時,提到公用科技股價會上漲,建議李啟紅購買,僅此一個信息,李啟紅家人賬面收益就達1983萬元。如果不是偶然原因,這種利益輸送一樣不會為人所知。

大陸著名國情研究專家胡鞍鋼也曾表示,雖然民眾非常關注中共官員腐敗,但是大陸現階段的隱性腐敗更可怕,胡鞍鋼將大陸現存的隱性腐敗分為尋租性腐敗、地下經濟腐敗、稅收流失性腐敗和公共投資與公共支出性腐敗。

所謂尋租性腐敗,在大陸具體表現為價格雙軌制、經濟特權、經濟壟斷權、進口關稅和進口配額,以及政府對某些地區或集團的「優惠政策」。

地下經濟腐敗指的是未向政府申報和納稅,其產值和收入未能納入國民生產總值的所有經濟活動。例如走私販私、非法地下經濟活動,以及私下現金交易等一些未統計的地下經濟。

至於稅收流失性腐敗,就是賄賂、收買或勾結中共海關稅收等部門官員,所引起的海關稅收和其他稅收的流失。這是造成大陸經濟損失的最主要形式。

(責任編輯:吳凱琳)

相關新聞
天怒人怨!曝光刺痛我們神經的現實悲劇
【顏丹】年輕貪官日漸增多 該賴誰?
南華早報:對周永康的腐敗調查打破中共傳統
彭博社:投資者起訴中石油掩蓋腐敗違反美國法律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