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食安毒物事件多 台中研院推國家防護網

人氣: 6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4年01月22日訊】(大紀元記者徐翠玲台灣台北報導)中研院指出,毒奶粉、塑化劑、瘦肉精事件,突顯台灣食品安全與環境汙染監測體系,流行病學調查或實驗室檢測能力不足;機關缺乏橫向聯繫、權責不清、協調不夠,導致政府緊急應變能力大打折扣;加上政府公信力不足,民眾風險溝通無法達成預期。加強政府主管機關預防及偵測能力、重整緊急應變體系等,顯得非常迫切。

中央研究院22日公布「國家食品安全維護及環境毒物防治體系」建議書。建議項目包括國家食安、毒物防護、臨床醫療、流行病因評估、加速人才培育與就業以及增加醫療支援人力等。

對於食物過敏,中研院指出,食物過敏據估計約影響5~10%的人口,是台灣食物安全上尚未注意的一個環節,台灣目前並沒有強制標示易過敏食物的規定,望建立台灣人民器官傷害早期預警機制,研議強制標示易過敏食物,且應考慮立法強制並制訂施行細則。

中研院也提出,建立台灣人民基因資料庫,用來評估及研究食品安全與環境毒性物質等事件,對於台灣人民之作用機制、臨床反應、容忍劑量等相較於西方國家是否有異同,或需調整制定之標準容忍量與標的器官防護等。

中研院建議,中央政府應設專案辦公室,由行政院副院長擔任召集人召開食安會議聽取學者意見,並成立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環境毒物研究中心,做為總體暴露風險評估及知識中心。◇

(責任編輯:宇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