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郵:梁振英關上與民意妥協的大門

【大紀元2014年10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香港行政長官週四說,他準備最早下週跟民主抗議者對話,但是他排除任何滿足抗議者要求和退讓的可能性。《華盛頓郵報》10月16日報導說,抗議組織者沒有立刻作出反應。但政治分析家說,梁振英實際上用一隻手允諾對話,同時用另一隻手關上與民意妥協的大門。

梁振英告訴記者,「在過去幾天包括今天早上,通過第三方,我們向學生表達了開始對話討論普選的願望。」

但是他繼續排除任何嚐試推翻或試圖挑戰中共人大八月份作出的有關特首選舉的裁決的可能性。

梁振英說,「政治是可能的藝術,讓我在可能和不可能之間劃一條線。」暗示質疑北京的決定是不可能的。「中央當局已經清楚表示,它不會收回決定。」

梁振英說,「香港政府可以給予學生最有建設性的東西是,坐下來傾聽,我們可以在(北京選舉規定的)框架之下做些甚麼。」

上週,在學生領袖號召對話的同時舉行集會之後,政府卻取消了預計的對話。梁振英最新的提議,可能無法在緩解三週的對峙的方面能有多少促進。

香港大學法學教授Michael Davis說,「所有抗議都沒有多少意義,如果他們不能討論他們抗議的東西。」

「我們甚至都不能向北京政府提出疑問嗎?」他說,「那是甚麼樣的自治?」

憲法專家已經提出幾個妥協提議,包括給予人們權利直接選舉提名委員會。但是梁振英清楚表示,這些替代方案都不允許被探討。

另外一個爭議焦點是七月份由香港政府呈交給北京的「民意」報告。這份文件支持中共有關審核特首候選人的規定。

抗議者說,該報告嚴重扭曲、貶低了民眾對真民主的要求,並要求政府考慮向北京遞交一份補充報告解釋反對意見。

梁振英說,香港人民的意見已經「非常清楚的」向北京傳遞。

在整個危機當中,批評者指責梁振英和他的官員聽起來更像是北京的特使,而不是香港人民的代表。

「這正是問題的核心所在。」Davis說,「這是為甚麼這裡的人民想要真正的民主—不是他們想要對抗北京,而是他們想要一個向能夠面對北京代表香港利益的政府。」

這場傾城皆出、全港發聲的大規模示威,是中共當局在香港自從1997年主權移交以來面臨的最大挑戰。

責任編輯:勞拉

相關新聞
組圖:警察施暴 港人集會抗議
外媒聚焦:港警打人引憤怒 中共派陸警入港
報導港警暴行被中共封網 BBC強烈譴責
華郵社論:習近平如何化解香港危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