苛捐雜費成大陸地方政府救命稻草

人氣 7

【大紀元2014年10月03日訊】(大紀元記者張純之報導)陸媒9月28日報導,受大陸經濟持續下行影響,大陸各地方政府財政收入和稅收劇減。在財政支出不斷上升的壓力下,地方政府紛紛在非稅收入上加碼。這些現象顯示,對大陸普通百姓而言,各種名目繁多的苛捐雜費恐將成為家常便飯。

經濟疲軟 地方政府年稅收下降

陸媒經濟觀察網9月28日報導,中共財政部資訊顯示,中國大陸8月份財政收入同比僅增6.1%,地方本級財政收入連續兩年同比增長降至個位數,2013年的數字是6.5%,2014年是6.6%。

地方財政資料顯示,東部沿海發達省份呈現出財政收入增速逐月下滑;而西部資源省份稅收也正在下降,多靠非稅收入支撐;中部省份財政收入基本穩定,但增速回落明顯。

9月18日,在中共財政部相關司局召集的經濟形勢座談會上,廣東、江蘇、山東、上海等代表中國最發達地區的六個東部省市財政官員們表示,財政收入未來可能會持續走低。

收入跟不上 中共地方政府財政窘迫

陸媒報導稱,資料顯示,包括9月末在內的未來100多天,離預算支出目標還差6萬億,這意味著平均每個月地方財政支出要達到1.5萬億以上。而今年1月到8月,還沒有一個月的支出達到1.5萬億。最高的是3月份,支出為1.3萬億。

有財經系統內人士表示,他所在政府的收入每年也就剛剛足夠人頭費用、辦公費用等,其他剛性支出比如民生、教育等支出只能靠轉移支付。目前,地方財政很窘迫,但中共中央為了拉動經濟發展,屢屢下文催促地方政府投資上專案。

他說,8月前經濟增長尚未出現超預期的下滑,部分原因是地方政府在中共中央文件的催促下,將一些原本打算在9月甚至第四季度開工的專案提前了,否則,經濟資料滑落可能更難看。

地方政府的收入:大幅增收苛捐雜費

面對收入減少和加大支出的壓力,地方政府紛紛在「非稅收入」上做文章。

今年8月的財政部資料顯示,中央和地方非稅收入1822億元,同比增長26.6%,超過財政收入整體增幅近20個百分點。其中,地方非稅收入同比增幅從二季度6月、7月份的10%左右,猛增至24.7%。

據陸媒報導,今年9月,地方對非稅收入的依賴正在進一步加強,不少省市出臺了加強非稅收入管理的規定,甚至使用「顆粒歸倉」形容對非稅收入的索取力度。

山東省某地方稅務局長表示,他所在的市連續幾個月非稅收入上升很快,僅8月非稅收入就比去年上升了8個點,稅收只佔收入的70%多。

中共財政部財政科學研究所金融研究室主任趙全厚認為,非稅收入總體來說就是兩部分,一部分是行政權力帶來的規費,二是產權和資產,比如土地、行政資產、 自然資產。還有就是將以前已經處置的資產,資金可能放在小金庫,現在拿出來充實到非稅收入。

一切現象都顯示,大陸民眾未來面臨的苛捐雜費將會迅速增加。

責任編輯:劉毅

相關新聞
地方政府爭先恐後增加稅收
中共國庫空虛  地方政府「狠」罰沒搶錢
中國地方債窟窿高達11萬億 相當2012年總稅收
中共地方政府借電力改革 撐產能過剩行業掙稅收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