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研究:嗅覺失靈 可能命不久矣

王明

人氣: 539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4年10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王明編譯報導)美國新研究結果表明,從鼻子嗅覺靈敏度良好與否,能有效找出高危險患者。嗅覺失靈的人,在未來幾年內死亡的風險大增。

據生活科學網站(livescience.com)報導,美國一項針對老年人的研究發現,若無法識別某些氣味,如薄荷或魚的味道,存在未來5年內死亡率增高的風險。芝加哥大學的研究人員說,這種「嗅覺失常」(olfactory dysfunction)的預測能力,甚至比心臟衰竭、癌症或肺病的症狀還要強些。

芝加哥大學外科副教授兼本研究主導者平托(Jayant Pinto)說:「嗅覺失常的生理徵狀不會直接造成死亡,但卻是一項先兆,意味著身體嚴重不對勁,更是體內受損的預警。」

這項研究之中,研究人員為3,005位年齡介於57至85歲的參與者實施簡單嗅覺測試,每位都需辨別5種常見物質的味道:薄荷、魚、柳橙、玫瑰及皮革。近78%的參與者擁有正常氣味區分能力,這意味著他們至少可正確區別5種氣味中的4種。而20%的人能正確區分2種或3種氣味,屬中度嗅覺障礙者,其餘的3.5%的參與者只能辨別1種氣味或完全無法辨別任何氣味。

嗅覺測試實施5年之後,研究小組調查依然存活的參與者。他們發現,最初參加嗅覺測試的430位參與者已去世,佔總體的12.5%。死亡者的組成是:5年前明顯失去嗅覺的群組(無法區分任何氣味或僅能區分1種氣味者)中有39%死亡;5年前中度嗅覺障礙的參與者中有19%死亡;而5年前5種氣味皆能區分的那個群組中,僅10%的人在此期間去世。

芝加哥大學心理學教授暨本研究共同作者麥克林托克(Martha McClintock)表示,很顯然,人並不會因嗅覺系統損壞而立即死亡。然而,嗅覺能力下滑可能預示「身體重建關鍵組件的能力,隨著年齡增長而下滑」,引發了其他致命的因素。

研究人員說,嗅覺失常可能是細胞再生減緩的一項標誌,亦可能是多年暴露有毒環境的結果。

研究小組強調,嗅覺功能是眾多人體生理過程的原始化學系統,可協助人體保持正常營養狀態,促進食慾。這種能力也與環境危害及病原體檢測,甚至與情緒、記憶有關連。

平托補充說,利用氣味預測死亡率,比身體功能測試要來得簡易些。這項研究結果可提供有用的臨床試驗,是快速和廉價的方式,能辨別出極危險的病人。

責任編輯:陳俊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