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F下修全球成長率 美股大跌

人氣 3

【大紀元2014年10月08日訊】(大紀元記者唐淑雲綜合報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星期二(10月7日)發佈報告表示,全球經濟上半年表現不如預期,而微弱的復甦力道雖持續,但在各國間表現不一,因而將今年全球經濟增長率預估值下修為3.3%。受IMF下修全球經濟增長率,以及德國工業生產數據意外走軟影響,美國股市今日大幅下跌。

IMF:全球經濟「乏善可陳」

IMF星期二公佈「世界經濟展望」(WEO)報告,稱世界經濟增長「乏善可陳」,並分析主要原因:一是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造成的後遺症比預期中更難解決;二是經濟發展前景混沌不明。

相較於今年7月公佈的報告,IMF下修全球經濟成長率預估值0.1個百分點至3.3%;明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則下修0.2個百分點至3.8%。

IMF預估,美國今年及明年的經濟成長率分別為2.2%及3.1%。報告稱,美國和英國漸擺脫危機,但潛在成長率仍低於2000年初期的水準。

歐元區國家的成長近乎停滯,IMF認為,南歐國家的主權債務危機及其他歐洲國家的低經濟成長率,減緩復甦速度。

IMF同時將中國大陸今年和明年的經濟成長率分別調降至7.4%、7.1%。

德國工業訂單降5.7%

德國經濟部最新數據顯示,8月工業訂單環比重挫5.7%,其中來自歐元區以外的訂單更大跌9.9%,部份專家擔心歐洲最大經濟體德國的經濟今年前景堪憂,歐洲經濟的引擎似乎出現熄火的跡象。

BBC新聞網報導,德國第二季GDP已衰退0.2%,經濟學家警告德國第三季GDP仍將萎縮,主因是德國與俄羅斯的貿易因地緣政治出現變化,歐元區整體經濟不振(尤其是法國和意大利)也是拖累因素,而德國的前景堪憂更將成為歐元區擺脫低增長和低通膨最大的難題。

《市場觀察》(MarketWatch)網站報導,德國8月工業訂單環比衰退5.7%,高於分析師預估的2.4%,已創下2009年1月以來最大跌幅。其中,資本財訂單7月還增長9.4%,8月反而衰退8.4%。

經濟學家多認為,該訊息暗示德國經濟下半年可能比預期差,第三季GDP頂多持平,第四季也不會好轉,下半年的GDP將較去年同期衰退0.6%。

好消息是,8月消費財訂單增加3.7%,優於7月的衰退3.5%。部份專家認為,這是歐元區和德國經濟沒有全面熄火的跡象,而且整體訂單衰退主要來自國內市場,外銷市場並未出現大問題。

美國三大股指全面大跌

星期二道瓊斯工業指數下滑272.52點或1.60%,報16719.39點。標普500指數下滑29.72點或1.51%,報1935.10點。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綜合指數下滑69.60點或1.56%,報4385.20點。

S&P500為3天來首度下跌,小型股恢復了賣壓。該指數自9月18日所創記錄高點下跌了3.8%,Fed預計將於本月結束購債計劃,為利空。

根據IMF報告,發達國家接近零利率的政策持續,增加了部份金融市場過熱的風險。分析師說,美元上漲、香港抗議、埃博拉擔憂、油價疲弱,為近來股市回檔的諸多因素。◇

責任編輯:李玉

相關新聞
利空夾擊 道瓊大跌逾200點
影子銀行壯大 IMF示警
全球或陷入新一輪金融危機
台灣經濟成長 IMF看好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