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告:澳年輕一代生活水平或將低於父母輩

人氣 33

【大紀元2014年12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妮澳洲悉尼編譯報導)澳洲聯邦政策智囊機構——格拉頓研究所(Grattan Institute)最新一份報告發現了一個不尋常的現象,以往子女輩的生活水平通常會超過父母輩的規律正面臨變化。現在澳洲年輕一代的生活水平很可能還不如父母年輕時的水平了。

據悉尼晨鋒報報導,格拉頓研究所對近幾代人在相同年齡段所擁有的平均財富進行分析後發現了這一結果。澳洲老一代的財富還在不斷增長,而年輕一代財富的增長卻近乎停滯。

報告顯示,2011/12財年多數年齡群組的人要比八年前相同年齡組的人富裕。比如,2011/12財年55~64歲組的人們,比2003/04財年這一組人們的平均財富多了17.3萬澳元;65~74歲組的人比八年前該組財富多21.5萬澳元。

但是,相同兩個財年跨度的比較中,35~44歲組的平均財富只比八年前多了8萬澳元;25~34歲組甚至比八年前該群組人們的財富更少。

報告認為澳洲房產1995~2012年間的大幅增值是重要原因之一。這期間的房產增值使得大齡群組財富得到增加,卻讓年輕人更難進入房產市場。而且,退休基金在股市投資的強勁回報也是讓老人財富增加的另一個原因。

與此同時,政府增加了給老年一代的養老金和醫療服務開支。這也給聯邦留下了大筆赤字,而這些債卻要由如今的年輕一代慢慢去償還。2010年,政府花在65歲以上家庭的開支,每戶比六年前增加了9400澳元。

格拉頓研究所所長達利(John Daley)說:「現在每年我們增加400億赤字,在過去幾年每年基本都是這個情況,這相當於給年輕一代每戶一生中增加額外1萬澳元的稅務負擔。」

達利說報告突顯了政府解決赤字結構的需要。「他們得著手做比已經宣佈的多得多的工作。」

可能有的人會從父母的遺產中獲益,但達利說遺產通常是在人們年歲較大時才會得到的財富,那個年齡段的人一般自己也有錢了。再說,如果澳洲社會真的要轉向多數人不得不靠靠遺產來致富的情況,那說明澳洲財富和資源的不平等性已相當突出。

達利表示,要解決這種不平衡現象,政府應收緊領取養老金的資格、減少退休金稅務優惠、增加對資產的稅收,比如廢除房產貸款稅務優惠。

而經合組織(OECD)本週二(9日)發佈的另一份報告發現,自從全球經濟危機以來,澳洲低收入群組受到的打擊比高收入小得多。

報告的數據顯示,在經濟危機之前,澳洲收入最高10%群組的收入年增幅比最低10%群組大(分別是4.5%和3.6%);而在經濟危機之後情況出現了扭轉,高收入者收入每年減少0.5%,而低收入者每年仍以0.8%的水平持續增長。

經合組織的這份報告認為,澳洲收入的不平等阻礙了經濟的發展。

責任編輯:瑞木悅

相關新聞
澳洲生活最昂貴 居世界第四 20集團國之首
澳洲法定最低週薪將增至640.90澳元
調查:澳人對社會福利依賴度已大幅降低
澳洲Y世代買家願為理想住房多揹債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