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法拉盛宗教自由陳情書研究法案獲總統簽字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4年12月31日訊】(大紀元實習記者林丹紐約報導)在「法拉盛宗教自由陳情書」簽訂357週年紀念之際,昨日(30日)國會議員孟昭文宣布,她在國會眾議院提出的「法拉盛宗教自由陳情書研究法案」獲總統奧巴馬簽署通過。該法案要求聯邦內政部研究將與1657年12月27日在法拉盛簽訂「法拉盛宗教自由陳情書」有關的兩處歷史遺蹟作為國家歷史公園或歷史遺址的可行性。這兩處遺蹟均位於法拉盛,分別是現位於法拉盛邦恩街(Bowne Street)37-01號的「邦恩古屋」(John Bowne House),以及位於北方大道137-16號的「老貴格會會堂」(the Old Quaker Meetinghouse)。

邦恩古屋建於1661年,是皇后區最古老的建築物,目前由紐約市公園及康樂局管理。而建於1694年的老貴格會會堂目前由非營利團體Flushing Monthly Meeting擁有,這兩所超過300年歷史的地標,都與當年貴格會的信仰自由抗爭歷史有密切關係。

公元17世紀,被稱為「貴格會」的教派成員為逃離英格蘭的宗教迫害,陸續移居到當時還是荷蘭殖民地的紐約,當時的殖民地新總督史岱文森推行宗教一統化,禁止貴格會成員舉行信仰活動,當時一個名叫邦恩的人允許貴格會成員在其法拉盛的房子做禮拜,而被發配到荷蘭,幾經艱辛最終在荷蘭上訴成功。1657年,30名法拉盛居民聯名簽署對紐約總督的抗議書——「法拉盛宗教自由陳情書」,爭取宗教、言論及集會自由,成為了標誌性的美國宗教自由運動起源。

「法拉盛宗教自由陳情書」也因此成為美國「權利法案」、「宗教自由法案」的前身,比美國憲法「第一修正案」還要早一百多年。「權利法案」是美國憲法最重要的部份之一,是美國立國的基石,宗教信仰自由是美國的立國之本。由此可見,法拉盛是美國宗教信仰自由的發源地,它及「法拉盛宗教自由陳情書」在美國歷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具有豐富而重要的研究價值。

孟昭文表示,很少人知道「法拉盛宗教自由陳情書」是美國歷史的一個重要部份,現在是時候改變了,發起對「陳情書」及有關的古蹟研究,可以挖掘更多的史料,讓後人增進對這段歷史和史蹟的了解,可以最終確立皇后區和法拉盛在美國歷史上的地位,可以更好的對古蹟進行保存和保護,她希望通過立法促請國家公園管理局儘快開展研究,並表示「熱切等待結果」。這項研究預計將耗資20萬至30萬美元。
  
孟昭文2013年9月提出「法拉盛宗教自由陳情書研究法案」,今年2月在華盛頓眾議院公共土地和環境保護小組上,獲得來自美國內政部負責監督聯邦綠地保護機構的支持,今年9月和12月分別獲國會眾議院和參議院通過。

責任編輯:季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