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雕塑藝術展 感受新藝術的洗禮

人氣: 24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4年12月05日訊】(大紀元記者廖素貞台灣雲林報導)台灣首屆「小鎮藝術節」6日開幕,在琳瑯滿目的靜態展中,除了舉辦「西螺大橋雕塑藝術聯展」外,為進一步的推廣藝文活動,螺陽文教基金於西螺延平老街文化館同時舉辦「袖珍雕塑藝術展」與大橋藝術展相呼應。展出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歷屆學生優良作品30件。歡迎大家來西螺老街屋感受新藝術的洗禮!

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主任宋璽德表示,台藝大雕塑系這50年來一直沒有很活躍的在外活動,這三、四年才走出來,這次展出的都是精品,其中有幾件是得過大獎的,以後希望在西螺能設立一個巡迴展的據點,我們不僅跟企業、畫廊有連繫,未來更希望拓展到基金會跟非營利組織有連繫,讓學生知道我們不是為了錢在做事,而是為理想在做事!

木雕作品「嬰兒的腳」。(廖素貞/大紀元)

30件作品中有金屬雕塑、木雕、石雕塑造、陶塑,複合媒材等,每件作品都反應了作者的生活體驗,有苦悶、壓力,對生命的疑惑及存在價值的探討。作品「原本你不曾看過我」從前面看是一個人在看鏡子,可從後面看他卻沒有頭,作者要表現的是「他存在這個世界上,但卻看不到自己」所以他的腳和手都是透明的,他用存在的意義表現作品,宋璽德說:這是作品沒有頭的原因。

「刻那個木頭能生活嗎?不如去做工賺錢!」特別喜歡雕塑「猩猩」來反射自己的林則賢,因為父母的反對而對自己非常沒自信,即使有人要買他的作品,他也覺得自己刻得不夠好,之所以喜歡雕刻猩猩,是希望自己能當個像猩猩一樣酷的藝術家!

台藝大雕塑學系副教授賴永興表示,一般人對藝術家這個行業很沒信心,認為藝術是不能當飯吃的,我們很多學生都很想做,卻得不到家長的肯定,這次的展出給孩子展現作品的機會,我們會請林則賢的父母來看展,希望他們能以孩子為榮,透過這次的展出,我們希望把林則賢拉回來,讓這個社會多一個藝術家,少一個工人。

「袖珍雕塑藝術展」與會貴賓專注的欣賞作品。(廖素貞/大紀元)

責任編輯:王愉悅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