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渣馬長跑手:賽前保持平常飲食習慣

人氣 73

【大紀元2014年02月15日訊】【大紀元時報胡思仁香港報道】距離香港渣打馬拉松還有兩日,前日公民黨邀請2012年渣馬男子半馬冠軍紀嘉文、香港10K及15K長跑紀錄保持者何海濤、香港半馬拉松青年記錄保持者黃暐璁講解賽前至賽後身心的準備。

不要改變飲食習慣

紀嘉文指出心理質素對選手影響都很大,若平日訓練不足,在賽前一週增加訓練作用不大,並增加受傷風險,心理壓力亦會增加。他建議選手可作輕量或伸展運動,保持身體狀態、血液循環及意志力。

飲食方面,何海濤指出飲食對運動員十分重要,尤其賽前一天,多進食碳水化合物,幫助儲存肝糖提供能量應賽。他建議賽前幾天可保持運動量消耗肝糖,再進食碳水化合物食品能更有效吸收存備更多肝糖。

作息方面,何海濤表示業餘跑手賽前可能會有失眠情況,他建議星期六提早起床和避免睡午覺,多留在家中,在靜態環境下讓身體有足夠休息。中午過後可多做些消耗腦力精神的活動,幫助睡眠。他建議賽前一晚可比平常早1小時入睡。

另外,他建議賽前要準備好物資,如防雨用的雨衣和禦寒用的手套、手袖及風衣等。而且周日預測會有天雨,他提醒選手要檢查襪子是否適合下雨天用,否則會影響表現。他指出比賽當日比較早,新手要留意當日早上的交通安排,並細閱選手章程,了解物品寄存位置、水站及洗手間位置。

賽前檢驗身體狀況

紀嘉文建議跑手在出門前可測量心跳,測試自己身體狀況,若比平日心跳次數超過10多下,代表身體可能出現狀況;亦可用5至10分鐘休息和做伸展運動,感受自己的身體是否適合應賽。他建議進食方面儘量按照日常習慣,不要刻意為比賽改變飲食習慣,否則腸胃出現反應,影響表現。他自己會根據營養餐單進食,賽前的早餐吃七成飽,並於賽前兩小時進食,讓身體有時間消化。另外,全馬選手可多進食碳水化合物食品,半馬及10公里則不用進食太多碳水化合物食品。

黃暐璁指香港賽道比較特別,對選手們是一個挑戰。他建議有經驗選手都可仿效世紀級馬拉松選手使用均速應賽。而新手則建議在比賽初段留力,避免因不熟悉比賽路程,導致身體未必能適應從而無法完成賽事。

何海濤指出賽跑中途常見的現象主要為抽筋及競賽欲下降。抽筋因為人體隨流汗鹽分流失或雙腳疲勞。競賽欲下降因為血糖下降,導致不想繼續賽事、不能加速或減速,俗稱「撞牆」。他表示跑手可用意志力克服,但要量力而為,可選擇慢跑或步行讓身體休息後再繼續。

有跑手準備能量食品應戰,何海濤建議若使用能量食品Power gel,他會在15公里、25公里及35公里的水站前進食,再加上水份可有助吸收,但10公里選手則不建議食用,反影響跑速。黃暐璁提醒選手每經過一個水站都補充少量水份。

賽後體能康復

何海濤表示賽後的30分鐘內是身體復原的黃金時期,跑手應進食碳水化合物食品及補充水份,亦可選擇飲用營養品飲料,幫助身體補充養份及能量,另外跑手亦應慢跑及拉筋以助消除乳酸。

黃暐璁補充在賽後2天,可在肌肉痠痛處使用冰敷,每次5分鐘便讓肌膚休息,再重覆冰敷多次,他指出每次跑步肌肉都有撕裂情況,嚴重時骨頭亦會撕裂,減慢發炎速度。亦可多用硬物按摩肌肉痠痛處、進行動態伸展運動及洗熱水澡,加速血液循環,消除乳酸。

黃暐璁望年尾能入世大

紀嘉文指他表示今年因有腳傷,不會對賽跑成績訂太高目標,而是放鬆心情,享受比賽。黃暐璁今年對渣馬的目標為1小時候13分內完成半馬賽,而年尾則望能進入世界大學學生運動會。

對於過住渣馬曾有意外發生,何海濤認為比賽當日氣溫較低,可能會有選手出現失溫情況,但不會對生命構成威脅。紀嘉文相信因過去發生過意外,大會亦有做足充份準備,醫療輔助隊的人手亦有增加,而且幾場賽事均有分組進手,意外率應會減低。◇

相關新聞
大陸派出孫偉偉出戰香港渣打馬拉松
渣打馬拉松 翁竹毅因感冒屈亞
渣打馬拉松凌晨起封路
六萬人跑馬拉松 競體能展意志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