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故事背後的李存信(上)

人氣 52
標籤: ,

【大紀元2014年02月19日訊】(大紀元記者泰瑞澳洲布里斯本採訪報導)一本《毛時代最後的舞者》(《Mao’s Last Dancer》)讓全球的讀者認識了他,在超過20個國家銷售狂賣,新書出版18個月蟬聯澳洲十大暢銷書籍榜,經久不衰。

一部好萊塢同名電影《Mao’s Last Dancer》,讓他在幾年後更是聲名大噪,令無論是亞洲、北美洲還是大洋洲,無論是還在校門內的學生還是沒有文化背景的蹣跚老者,都透過螢幕知道了他跌宕起伏的人生經歷;他的第一次登台演出就被《紐約時報》評為“芭蕾舞界一顆新星的誕生”;他想自由選擇一處安身之所時,卻驚動了北京最高當局的鄧小平和美國的布什里根總理;他是“根正苗紅”的貧下中農子弟;他是當代芭蕾舞台上的傳奇王子;他是證卷公司金融部的經理;他是活躍於各大跨國公司的演講家;他是澳洲年度最佳的父親,他是昆士蘭芭蕾舞團現今的靈魂人物。他就是本期的話題主角、2014昆士蘭『澳洲年度人物』的最終提名者——李存信。

在繁忙的教學管理之餘,李存信接受了昆士蘭《大紀元時報》的獨家專訪,請您跟隨《大紀元》,帶著這種種故事,走進劇情中的主角,去認識故事背後一個您不曾見過的李存信。

昆省『澳洲年度人物』–雷厲風行 創票房飛躍

記者問(以下簡稱問):之前是否知道有人為您提名昆士蘭省『澳洲年度人物』獎項?

李存信答(以下簡稱答):我沒有聽說,到了最後finalist的時候我才聽說,到現在為止還不知道是誰提了我的名字(笑)。他們最後選中我的時候,我心裡還是非常surprise(驚喜)的。因為我到昆士蘭來的時間不是很長,剛剛1年半,他們告訴我說不是時間長短的問題,是對這個州作出的貢獻。我心裡還是很受感動的。

我覺得(能得到這樣的肯定)是多方面的原因吧。一個是藝術上,現在我是昆士蘭芭蕾舞團的藝術指導,把這個團搞的算是很成功;再一個我想是包括我出版的書啊、電影啊在這期間對整個社會起的作用。我覺得他們也想找一個role model(模範),作為榜樣,他們覺得我屬於他們尋找的一個目標吧。作為我本人來說,如果這個團給我這樣一個榮譽,那我應該充分利用這個榮譽,為這個社會多做一些貢獻。

問:您給昆士蘭芭蕾舞團注入了怎樣的元素?

答:拿season tickets的年票來說吧,這個團在我來之前,一年大概有1700多人來訂購年票,去年是我第一年(過來),達到了4300,(提升)將近3倍。目前雖然我們還沒有結束我們的市場營銷,但是今年的年票(訂購數)已經超過了5200。所以從昆士蘭整個演出看,(包括)歌劇、交響樂團,劇團表演(theatre company),還有我們,在我來之前我們是最弱的一個。Theatre company 有6000多訂購年票,交響樂團有4000多,歌劇3000多,我們只有1700。現在我們和theatre company數量上是差不多的了,是最高的。

再一個就是我選擇的劇目,是大家比較喜歡的。比如說我們去年演的《灰姑娘》、《吉賽爾》、還有《胡桃夾子》等,都是很漂亮的芭蕾舞,都很經典。而且我從上任第一天就說:『我們不求數量求質量。』只要是能把整個的舞蹈水平、舞蹈架子給提到世界水平的話,我們就會很受歡迎。

問:也就是說在技能方面這些演員的提升很大?

答:對,和第一年我剛來相比,他們提升還是很大的。整個的教師、教練團都是我新帶過來的,從墨爾本、新西蘭等地,我是放眼世界的,看哪個教師的水平好。編舞我也請美國、歐洲等地的編舞過來,還是以世界水平作為衡量。

問:那為何會來昆士蘭?昆士蘭並非一個世界矚目的焦點地。

答:我覺得昆士蘭芭蕾舞團是個很有潛力的劇團,這個州本身就很有潛力,昆士蘭人還是很喜歡文藝方面的(演出),尤其是舞蹈,如果你給他世界水平的表演的話,他肯定會有能力去欣賞,同時他也會來支持你。

澳洲現在有三個芭蕾舞團:墨爾本的國家芭蕾舞團(Australian Ballet)、西澳芭蕾舞團(West Australian Ballet)和昆士蘭芭蕾舞團(Queensland Ballet)。那兩個團都比昆士蘭芭蕾舞團大,都比我們強,所以昆團是最弱的一個,對我來說就更有挑戰意義,如果我能把這個最弱的團提到世界一級水平的話,這個成績就會更輝煌。如果讓我接替一個已經達到世界級水平的舞團的話,我會覺得:為什麼需要我呢?! 人活著一生就是應該挑戰自我。

問:是否有可能當您把昆士蘭芭蕾舞團帶到很成功時就又離開尋找新的挑戰了?

答:我覺得在我離開的時候,那一定是把我能做的、想做的都已經做完了。我想我不會在輝煌裡面待太久。其實我們現在已經開始輝煌了,但是按照我個人的標準,我覺得還沒有發揮出來,將來發展的潛力還是很大很大的。

問:那您終極的目標是什麼呢?

答:如果我們未來還有機會,再在我這個辦公室聊天,8年、10年之後,我們會看到這個團的水平、規模、他的影響……

定義成功 不謂世俗

問:您的藝術事業是非常成功的,但是您的成功裡面彷彿又有很多偶然的因素,比如當初如果您的班主任沒有為您說一句話,如果您畢業那邊不是剛好休斯頓芭蕾舞團首次訪華,您在落難時如果不是剛好認識喬治布什總統的夫人……也許少了其中任何一個條件都不會有今天的成功,那您還會這樣100%的肯定說,只要付出努力了就能成功嗎?

答:那我也許是得到不同的成功,不一定是現在這樣的成功。但是如果我有這個努力的心,有這個肯鑽研、肯吃苦、肯奮鬥、有理想(的精神),也許沒有這些巧合的機緣,但是我肯定會(成功)!我當時就想,如果我當初沒有離開家鄉,我會成為一個農民,那很可能會成為我們村長,我會做一個很好的村長;頂替我爸爸開卡車,我也會開的很好,那依然是成功,但,是不一樣的成功。我也許會成為交通隊的隊長,因為我有這個理想,我會從這方面去奮鬥,很有可能,對不對?!不管怎麼樣只要你有這個理想,肯奮鬥,而且又在幹的過程中非常愉快,我想你會幹的很好。但成功的評判標準,我覺得不應該是受別人評判所影響。不管你給我昆士蘭『澳洲年度人物』,還是什麼金獎、銀獎,我不是看最後的獎,我是看我走的這條路,我對我自己滿不滿意,如果不滿意的話,再給我什麼獎我也不會很高興。因為我的幸福感不該受別人影響,我有我自己的評判標準。

問: 是否曾經感慨過這種冥冥中的『注定』和『巧合』?

答:我覺得我也會自己給自己創造機會。比如說,如果我沒有真正努力,真正吃那個苦,我不會成為尖子,如果沒有成為尖子,那Ben Stevenson(休斯頓芭蕾舞團團長)無論是提前一年到,當年到還是後一年到,他也不會注意到我,也不會給我留學的機會,哪怕我去了美國,如果我不肯繼續的努力,Ben也不會讓我去做那一場首演,讓我去頂替那個受傷的芭蕾舞演員,那我也不會出名。哪怕當時和我一同去美國的同學,我留下了,他沒有膽量留下,他當時也有選擇,和我一樣。那天晚上(在中領館被扣押的那一晚)我差點喪失我的生命……所以說,我覺得還是自己為自己一步步的提供條件,打開門。

我覺得如果有西方這樣自由、寬鬆的環境,華人的成功性是很大的,也是因為本身的文化,中國本身是很刻苦很努力的一個民族。所以我覺得外國人對我們華人也是很佩服的,因為成功的華人其實很多,香港、台灣、新加坡……很多華人很成功,和刻苦奮鬥真是離不開的……

如今這樣成就燦爛的李存信又經歷過怎樣的曾經呢?下期與您分享李存信–拼上性命 追尋真正的藝術與自由。(未完待續)

(責任編輯:陳紫吟)

相關新聞
北京舞院高才生衝出國門創國際輝煌 薦中國舞大賽
【水彩行家】側寫生活縮影
音樂家:這是輕易接觸不到的藝術
國樂家:神韻是真正最頂級的藝術團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