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老梅餅奇緣 找回災區重建信心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月4日報導】(中央社記者程啟峰高雄4日電)老梅餅酸中帶甜的滋味,牽起八八水災小林村重建發展協會理事長蔡松諭打造老梅經濟圈的奇緣,找回重建小林村的信心。

2009年八八水災造成小林村滅村,一夕間奪走蔡松諭的媽媽、兄嫂及姪女,加上前一年父親病逝的打擊,一度令離鄉打拚逃過一劫的蔡松諭哀痛崩潰。

小林村罹難者頭七法會那天,蔡松諭返鄉奔喪,現場舉目所見盡是哀傷、無奈的臉龐,蔡松諭不禁化悲憤為力量,當場高呼「成立自救會,把小林村蓋回來」,從此與小林村重建發展結下不解之緣。

「什麼都沒了,成立自救會要有很強的心臟」,面對家園夷為平地,百廢待舉,重建之路遙遙無期,蔡松諭憑著重建小林村的一股信念,硬著頭皮四處奔走陳情、協調、尋求重建資源。

38歲的蔡松諭,18歲就上台北求學,大學法律系畢業,退伍後在台北發展創業。蔡松諭說,之前學的法學、文宣及企管等經驗及技能,好像上天給他的「預備訓練」,如今都派上用場。

走過這場災變,蔡松諭重新定義幸福,人生觀從讓「小我幸福」變為讓「小林的大我」幸福。

蔡松諭特別感受到小林村生還者被分配住在大愛村後,希望能重建小林村的心情,經他出面不斷與政府相關單位協調,雖屢屢碰釘,但他總不放棄,直到在八八水災滿1週年當天,終於盼到總統馬英九宣布同意重建小林村。

「災難能成為品牌嗎?」蔡松諭苦思災難頂多博取人們一時同情,難以成為可長可久的品牌,正當蔡松諭萌生退意,想回台北打拚自己的事業之際,有一天他嚐到老梅餅,餅的滋味重燃蔡松諭重建小林村的熱火。

蔡松諭表示,當時原想離開重建會,但在一次偶然機緣,嚐到一口老梅餅,「好熟悉的味道」,讓他直覺是小林梅,為印證這份直覺的答案,讓他遇到百格利公司董事長簡添旭這名貴人,成為他創立「2021社會企業」的一大契機。

在小林梅牽線下,簡添旭除提供蔡松諭來自日本的製梅祕方,更提供資金資助蔡松諭創業,且不領任何股東紅利,蔡松諭去年4月因而得以成立「2021社會企業」,以製梅產業,串起以小林村為中心的山上、山下「老梅經濟圈」,讓小林村浴火重生。

蔡松諭說,小林滅村後,災區產業重建一路走來非常辛苦,直到去年8月,才得到來自故鄉的青梅樹,也意外為日光小林帶來新契機。每個手工製作完成的老梅餅,都象徵著小林村的重生與幸福。

他又說,「2021社會企業」將小林村的老梅加工行銷,製成老梅餅、老梅膏與果醬,不只展現重建成果,更幫助居民找到生活的動力與希望,結合與餐飲業結盟等銷售通路,提供居民更多在地就業機會。

蔡松諭感謝八八水災後前3年勞委會培力計畫提供協助,給予協會成長的養分,若沒有勞委會的輔導,「2021社會企業」恐無法撐到遇到簡添旭的時候。「2021社會企業」不只要建構永續發展產業,更要把愛傳下去,要帶小林人一起回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