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億年前古蕨化石 揭示無進化發生

人氣 29
標籤:

【大紀元2014年03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沙莉編譯報導)一個保存極其完好,1.8億年前的侏羅紀時期蕨類植物化石在瑞典出土。研究發現,它的基因組至少1.8億年保持不變,沒有進化發生。

《科學》雜誌上3月20日發表的研究報告說,蕨類植物的微小的細胞部位也完好無損。而且研究發現,蕨類植物家族在以後的1.8億年間沒有太大的改變。作者在論文中寫道,「這些被譽為活化石的基因組至少1.8億年保持不變,是進化停滯的最重要的例證」。

蕨類植物是一些最原始的植物,最早的化石記錄接近3.6億年前。但許多現代的蕨類植物出現於白堊紀時期,即開花植物出現時。白堊紀位於侏羅紀和古近紀之間,約1億4550萬年前至6550萬年前。

花粉化石最早則可上推至1億3千萬年之前。接近近代的花朵化石的突然出現,在進化論中產生了一個問題,被達爾文稱做是「惱人之謎」。種子蕨被推測是開花植物的祖先,但並沒有直接的連續化石證據來表示花朵是如何進化出來的。

《生活科學網》報導,在瑞典考薩羅德新發現的侏羅紀時期蕨類植物化石,位於火山岩石床上。這個2.3英吋(5.8厘米)長和1.6英吋(4.1厘米)寬的化石,保存極好,其細胞質(填充細胞的凝膠狀物質)、細胞核和染色體仍保存完好並在顯微鏡下可見,而植物細胞則處於細胞分裂的不同階段。

很可能是發生水熱鹽水滲漏時,即高熱鹽水從地表裂縫滲出時,將活著的蕨類淹沒並迅速礦化而保存下來。

研究小組發現古蕨的細胞核和現代蕨類肉桂蕨類(Osmundastrum cinnamomeum)植物的細胞核大小幾乎相同。染色體的數目和DNA含量也與現代蕨類相差無幾。

報告作者說,研究結果表明這種古老的蕨類植物在1.8億年間並沒有增加或減少多少遺傳物質,即相當長的時期裡沒有多大進化改變。

(責任編輯:畢儒宗)

相關新聞
NRMA:LPG價格或大漲 司機快加氣
瓦斯漲價被罵  台灣中油有話說
能源產業需求高 威脅全球供水
香山濕地保育有成  鱟現身新竹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