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今年5.3萬億信託到期 房地產項目高危

人氣 2

【大紀元2014年03月27日訊】(大紀元記者任義報導)由長三角地區引發的樓市降價潮,正在一波接一波的蔓延。從上市的56家大型房企公佈2013年年報來看,樓市庫存高企。樓市一片蕭條的情況下,今年又有5.3萬億元的信託集中到期,資金鏈緊張的房企出現違約概率將大增。

長三角成樓市降價原點 衝擊波不斷蔓延

2月下旬開始房價下降的消息餘溫還未消退,第二波降價潮又來臨,同樣由杭州、常州的長江三角洲地區開始。不同於往年3月份的樓市銷售旺季,今年3月份以來大陸各地樓盤的開盤量均下降。目前已經開盤的一些樓盤市場價格也出現了直降、老盤特價、新盤低價、首付降低等一系列緩解壓力的措施。

江蘇常州兩樓盤大幅降價已引起了眾多老業主的不滿,不少老業主已集中到售樓處提出抗議,要求退房或開發商補差價。同一時間,杭州項目低開入市。20日開始,港資地產巨頭九龍倉集團出人意料地在長三角掀起一波降價潮。

繼江蘇常州九龍倉年華里項目宣佈大幅降價後,位於無錫太湖新城板塊的蘇寧悅城項目在上週末也開始降價,每平方米降價幅度高達2,000元。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13年12月底,無錫市商品房庫存量增加至1,727萬平方米,按照無錫目前的月均成交量,無錫樓市庫存去化週期需要長達3年時間,

降價潮的衝擊波從華東蔓延到華北,河北海濱城市秦皇島新建樓盤林立,在建工地隨處可見。與長三角地區的樓市降價一樣,地處環渤海地區的秦皇島的六折甩賣風波,也被貼上了中國樓市發生拐點的標籤。

搜房網的數據顯示,早在2013年6月,秦皇島在售待售的122個樓盤中,有69個樓盤相繼推出各種優惠,占比56.55%。進入2014年以來,將近九成的在售樓盤都在進行打折促銷。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大多數的開發企業已經是比較現實,他們對於期望值也沒有以前那麼高了,預計三月底包括以後的幾個月,大多數的開發企業還是會採取降價的方式是來回籠市場資金。

上市大型房企存貨高企敲警鐘

截至3月26日,滬深兩市已有56家上市房企公佈2013年年報。按照券商申銀萬國行業分類,56家上市房企存貨總計為8,902.95億元,而去年同期這56家房企的存貨總計為7,196.87億元,攀升了1,706.08億元,同比漲幅為23.7%。

2013年大陸房地產市場熱度較高,房企有勇氣高拿地。此外,一線城市土地較難獲得,當時市場預期也向好,一些開發商放緩推盤節奏,甚至有捂盤的跡象,去存貨速度有所減慢,致使庫存居高不下。

蘭德諮詢總裁宋延慶表示,常州、營口、溫州等許多三、四線城市商品房空置率已經非常高,有些城市庫存壓力也很大。而新增項目土地成本較高,銷售壓力增大,加之2014年房企資金鏈普遍偏緊,若下半年迎來新一輪補倉,很有可能觸及行業及開發商的資金警鐘

房企資金緊張 房地產信託成高危

繼涉礦信託產品連續遭遇兌付困難局面之後,樓市庫存壓頂,開發商面臨銷售和回籠資金難的問題,房企資金緊張或致房地產信託險情接踵而至。

公開數據顯示,在已逼近11萬億的信託規模當中,今年將有高達5.3萬億信託到期,其中二三季度是集中到期時間段,而牽涉無數個人投資者的集合信託規模就高達1.27萬億,房地產項目被視為隨後的高危區。

信託業人士對《大紀元》記者表示,現在房地產市場不像前兩年火熱,多地房價開始下降,「接下來肯定會出現房地產信託項目兌付危機,一旦剛性兌付打破,這將發生連鎖效應,又導致進一步違約事件發生,這就像多米諾骨牌。」

雪上加霜的是,接盤信託的主力資金正在離場,近日,以銀行為主戰場的銷售渠道突然被封鎖,加上基金、證券加入分流資金,原來無限風光已登上金融業第二把交椅的信託如今四面楚歌。

雲南財經大學金融學院教授劉錫標認為,去年信託發行了大量房地產項目,現在價格下來了,接下來就會發生兌付風險,信託項目風險暴露往往跟隨在降價之後。

大陸經濟學家謝國忠認為,無論是地產、基建、商業類信託,其抵押物基本上都是房地產和土地,那麼一旦樓盤降價,所有信託產品的風險都會加大。

聯絡本文作者請發郵件到:dajiyuanren@gmail.com

(責任編輯:劉毅)

相關新聞
地方政府償債高峰 借道信託找錢推高系統風險
大陸企業違約頻現 債務危機或將爆發
人民幣急貶近3% 衝擊波致市場哀鴻遍野
中共試點以房養老 時局不確定令專家頭疼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