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蔬果系列—烹調準備篇

葷素菜分開處理 食品安全保障多

人氣: 37
【字號】    
   標籤: tags: , ,

【大紀元2014年03月04日訊】(大紀元記者黃本真編譯報導)水果和蔬菜是健康飲食的重要組成。原本潛藏在土壤或水裡的有害細菌,有可能因運送、配製、貯藏及料理的過程中汙染了蔬果。當不安全的食物處理造成有害菌大量繁殖且超出安全標準時,就可能產生食物中毒的問題,導致腹瀉、嘔吐、發燒等徵狀,病情嚴重者甚至引發脫水的現象。

本篇報導綜合了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及農業部的食品安全檢驗署(FSIS)網站、美國最大醫學健康服務網webmd.com及赫芬頓郵報(huffingtonpost.com)的報導,專家們建議食材料理,遵循以下實際且可行的辦法,可免受有害細菌的侵擾。

放置食材器具 葷素要分開
為了避免食物交互污染,裝過髒東西的器具,不應放置其他食物,可免除交互汙染的可能性。食物分別處理及放置,是保持食物安全的最重要的條件之一。

首先,從市場買菜回家的過程中,新鮮蔬果與肉類、家禽及海鮮食物要分袋包裝。回到家後,生食的蔬果與其他的生的肉類、家禽肉及海鮮也要隔開存放,並且盛裝這兩類食物的廚房用具也要分開使用。應切記的重點是,勿將煮熟食物放在曾裝過生肉、家禽肉及海鮮的盤子裡。

廚具使用及清潔要領
因為生食和熟食的廚具混用易生細菌,廚具也要分開使用。食物安全專家建議,原則上,農產品及肉類盡量使用不同的砧板。而在處理生肉、家禽肉和海鮮後,以肥皂和熱水將手、砧板、餐具、廚具及流理檯清洗乾淨,接著才準備無須烹煮的蔬果。

砧板及流理檯清潔:假使廚房使用的是塑膠材料或其他材質製成的非多孔砧板,應以洗碗機洗滌乾淨,或切菜後以熱肥皂水清潔。盡量以紙巾清理流理檯的表面,若是用毛巾擦拭,常以洗衣機的熱循環徹底洗淨。

除了刀具、砧板、流理台、碗盤外,海綿更是污染來源。海綿經常處於潮濕的狀態,往往是細菌孳長的溫床。食品安全教育專家費斯特(Shelley Feist)表示,最好用清潔的毛巾擦拭廚具,而非海綿,如果特別偏愛用海綿擦洗,須將海綿放入洗碗機或洗衣機洗淨。

蔬果清洗及處理原則
新鮮食材準備前後,都要用溫水和肥皂洗淨雙手各20秒。而在食用、切割或烹飪水果和蔬菜前,所有蔬果應以流動的自來水徹底洗淨。即使是外皮須要去除的蔬果,廚具的清潔工作仍然不可忽略,如此一來,污垢和細菌便難以從刀具轉移至水果或蔬菜中。

專家還建議,用乾淨的刷子確實將甜瓜、黃瓜等蔬果刷洗乾淨。如果甜瓜果皮未清洗乾淨,表皮上的沙門氏菌可能經由刀具,轉而汙染甜瓜內的果肉。

其次,因為細菌會聚集在蔬果腐壞或碰損的位置滋長,應將這些部位切除。外觀已經腐爛的農產品應立即丟棄。此外,以乾淨的毛巾或紙巾擦乾食品,可減低環境中細菌生成的機會。

自來水搓揉刷洗效果最佳
應用恰當的方式將農產品清洗妥當,是確保食品安全的重要步驟。不推薦以肥皂、洗滌劑或市售的清潔液清洗水果和蔬菜。冷水洗滌是最佳的清潔方式。市面上聲稱專洗農產品的清潔液,對減輕農產品上的病原體,並不比流動的冷水效果要好。

一些專家還分析了多種清洗蔬菜的方法,包括預先浸泡蔬菜,自來水沖洗,刷洗外表,用紙巾擦拭,甚至用醋和檸檬當做清洗劑。浸泡在冷自來水中與使用其他的洗滌劑,如酸性溶液—醋或檸檬液,並無顯著差異。此外,他們還發現刷洗蔬菜的外表,也有助清潔的效果。

豆芽類的青菜務必熟食
沙拉、捲餅、三明治及亞洲食物中常使用抱子甘藍(sprouts),如同其他生食或輕微烹煮的蔬菜,可能含有引發食物中毒的細菌。此外,與其他的新鮮農產品不同,種子和豆類須要在溫暖和潮濕的環境下才會發芽及生長,而這些條件也十分適合細菌滋長,包括沙門氏菌、李斯特菌和大腸桿菌。

據研究,沖洗一次無法去除抱子甘藍上的細菌。如果是生吃或輕熟的料理,自家種植的抱子甘藍也隱藏著風險。美國FDA網站建議,消費者可採取如下的步驟,減少生病的風險:

1、兒童、老人、孕婦和免疫系統較差的人應避免吃任何生或略為煮熟的芽菜,包括洋蔥、苜蓿芽,幸運草(clover),蘿蔔和綠豆芽。

2、各種豆芽類蔬菜徹底煮熟,可減少生病的風險。烹煮的過程能殺死有害細菌。

3、出外用餐,要求餐廳在食物中去除生芽菜。購買現成的三明治、沙拉、亞洲美食時,也請先確認生芽菜未加入。

(責任編輯:林文)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