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改革·債務·污染·7.5% 中共不可能的任務

人氣 1
標籤:

【大紀元2014年03月07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中共總理李克強承諾加速改革,管理債務風險,抗擊污染,但是同時還要維持7.5%的經濟增長。外國經濟學家說,李克強給自己設定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路透社:財政部長說創造就業最重要

路透社3月6日報導說,樓繼偉在人大會議新聞發佈會上說,政府每年有三個廣泛的經濟政策目標:創造就業,控制通膨和刺激經濟。他說就業是三個目標當中最重要的。

中共多年來設定了年增長目標以驅動它的中央計劃型經濟。但是這些目標過去幾乎沒有意義,因為它們總是被雙位數增長的速度超過。

但是,隨著中共尋求走向更緩慢但是更優質的經濟,脫離出口投資型擴張,年增長目標被賦予了新的意義。

三十年的嘶嘶冒泡的經濟增長把中國經濟變成了世界最有力的增長引擎,但是也給它留下深刻的問題包括廣泛的污染和腐敗,不祥的債務水平和驚人的貧富差距。

上一次,中國未達到增長目標是在25年前的1989年。

財政部長樓繼偉在他的人大報告中說,增長目標是「靈活的」,並且指示地方官員不要彼此競賽,以求獲得最高的增長速度。

一些分析家歡迎7.5%的目標,認為它是北京將維持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穩定步伐的跡象。而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可能將在近期挫傷經濟活動。

但是其他希望中國更激進改革的人感到失望。因為北京不下調它的增長目標暗示它不准備容忍更軟弱的增長以換取改革。

一系列的經濟民調顯示,中國工廠在抗擊連續多個月的低落訂單,導致一些分析家預測中共可能需要放鬆政策。

華爾街日報:中共7.5%目標—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華爾街日報》報導說,迄今外界對中共人大會議的關注集中在總理的GDP目標,就業和通膨上面。當GDP增長目標維持不變在7.5%的消息發佈之後,市場最初出現漲勢。但是專家很快開始爭論,是否這個速度是可以達到的,以及總理在說「大約」的時候到底是甚麼意思?

法國興業銀行經濟學家姚偉分析說:李克強總理給自己設定了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新政府承諾加速改革,管理債務風險,抗擊污染,但是同時還要維持7.5%的經濟增長。這將甚麼都不是,如果不是挑戰性的話。也許想到可能達不到目標,決策者似乎給他們自己留下小小的彈性,通過使用新的詞彙「增長速度的一個合理範圍」和「增長目標是靈活的」。中共當局今年真的需要更多的靈活性。在我們看來,要達到總理講話制定的每一項任務而又不影響增長目標,似乎是一個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渣打銀行經濟學家李偉和Stephen Green分析說:這個目標將令人們預期,如果經濟進一步放緩,將有更多政策支持。雖然一些改革派主張目標設定為7.0%或7.0-7.5%的範圍,但是最終的決定似乎是, 如果沒有一定水平的增長北京將無法改革。7.5%的目標向各省發出一個強烈的信號:雖然中央政府在推動一些痛苦的改革,但是它將仍然保證一定水平的增長。

花旗銀行沈明高和丁爽分析說:這是一個增長第一的計劃……改革將僅僅在GDP增長,就業和CPI位於目標範圍的前提下才會發生。投資仍然是穩定GDP增長的關鍵。中央政府已經撥款4576億元用於投資保障性住房,農業,灌溉和水利,中西部鐵路,節能和環境保護以及其他社會領域。政府的最終目標是避免系統性和地區性金融風險。

英國凱投宏觀(Capital Economics)的馬克•威廉斯分析說:政府維持7.5%的增長目標不變。同時,李克強總理重申需要控制政府債務風險,增加對影子銀行的監管和暗示固定資產投資應該放緩。從表面上看來,這些目標似乎彼此不兼容。隨著消費者支出增長在過去幾年穩定,出口僅僅溫和加速,任何信貸和投資的顯著放緩幾乎肯定將把增長拖到7.5%之下。

(責任編輯:高靜)

相關新聞
外媒聚焦中國PMI下滑7個月最低 成政策困境
美媒:中國官方學者開始「唱衰」中國經濟
中共財長透底中國經濟 冰山碎裂聲清晰可聞
詩:經濟增長一張牌 能掩萬惡和百醜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