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憂經濟發展受限

華埠13僑團反對樓宇被列「準文物」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4年04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由社區組織、居民和非營利機構等組建的華埠工作組(CWG),經過將近6年的調研、爭論,日前其「文化、可負擔、歷史保護與土地規範變更(CAPZ)」工作小組已形成關於唐人街土改的框架建議,其中唐人街傳統僑團擁有的13棟物業被列入分區A 的65棟「歷史性建築」(Building of Special Significance)名單中,有可能成為受保護、業主不能隨便改動的「準文物」。

4月24日,中華公所主席伍銳賢率13家傳統僑團僑領在公所召開記者會,反對地盤內的樓業被貼上「準文物」標籤,指責華埠工作組「黑箱作業」沒有事先徵詢業主意見,直到本周一才獲知;聘請的西人學術機構「閉門造車」,沒有真正了解華埠核心社會的需要。也有業主認為華埠工作組已淪為少數人操控的組織,沒有代表性;要求解散華埠工作組。

華埠工作組共同主席蘇偉豪說,框架建議還沒有「蓋棺定論」,未來會召開社區大會,名單還可以撤換。CAPZ的共同主席Victor J. Papa表示,工作組的中心工作就是保護華埠、保護華埠的可負擔住房。他已獲悉這13個物業業主的意見,認為他們的關切是合理的,他說目前提出的是草案,也是希望能夠讓更多的房主、居民參與進來, 讓更多的人把自己的聲音發出來。

近年來曼哈頓下城的地價持續飛漲,社區貴族化、貴租化已經威脅到傳統唐人街社區。

所謂「貴族化」,就是舊區因為重建使得樓價上升,原本舊區的居民因為負擔不起樓價,逐漸搬離。貴族化的優點是適當的貴族化將促進地方經濟發展,缺點是原本的居民將失去世代居住的家園。

為了給亞裔移民保留一片棲息之地,CAPZ設立特別分區,為新樓宇的建造設立限制,希望通過這項計劃,來穩定華埠房租、保障可負擔房屋的比例。計劃還包括選出65棟有社區的文化意義、 歷史意義和建築意義的「歷史性建築」,要求限制鋪位不得超過2500英尺,來限制大型商業的進駐、保障當地小商家。

但是地稅納稅人聯盟(PTP)的代表律師方國賢說,唐人街附近沒有空地,「他不應該擔心我們會趕走租戶、給外國人。」他聲稱,該聯盟代表了唐人街70多家、超過100億樓宇價值的業主。

方國賢認為,業主都被限制死了,沒有商業活力,該計劃將傷害整個唐人街的利益。 「但我們這麼多業主,只能算一票,華埠工作組怎麼能代表華埠呢?」

華埠工作組在2008年成立時,有上百家機構組成,但是不同的分區,對地產的改造、再開發的要求不一樣,要「合作」可謂難上加難, 6年來每次開會,都是爭執不下,分歧過多,討論沒有成效,導致整體對開會喪失熱情,出席率低下到現在只剩10多、20個個機構出席,多為個別有偏激名聲的機構,及其西方會員出席投票,「他們投票選舉的結果能代表華人社區嗎? 」13名業主中不少提出「解散華埠工作組。」

(責任編輯:Aric chen)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