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台高雄選戰 「振興經濟」對決「幸福宜居」

【字號】    
   標籤: tags: , , , , ,

【大紀元2014年04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李晴玳台灣高雄報導)年底七合一選舉大高雄市長藍綠候選人底定,由楊秋興披藍袍再戰陳菊,儘管外界看好陳菊的執政優勢,但「秋菊決戰」,事關藍綠版圖消長,楊秋興能否動員戰鬥、出奇制勝,尚待觀察;而其強打的經濟牌,更有賴民意的考核檢驗。

行政院政委楊秋興(左)24日正式宣布參選高雄市長,並表示將全力拚贏選戰。(李晴玳/大紀元)

99年首屆高雄市長選舉,民進黨提名的陳菊囊括52.8%選票,大勝無黨籍楊秋興及國民黨黃昭順;經過4年經營深耕,陳菊晉級為南霸天,在高雄的力量益顯穩固;103年戰雲再起,楊秋興改披藍袍再戰陳菊,他雖擁有國民黨的強力支持,但面對中央執政不力、地方政治版圖重整,「小巨人」要撼動「南霸天」,恐非易事。

陳菊施政滿意度高 厚積競選實力

陳菊在高雄執政7年,大刀闊斧推動各項建設,從市容、交通、水利到社福,市民對市政建設大大有感;尤其縣市合併後,陳菊強打「高高平」政策,致力彌平大高雄的城鄉落差。甲仙丘姓老農說,原本擔心家鄉劃入院轄市後,會被邊緣化,結果市府卻以交通補貼方式,將人潮引進甲仙,市府的用心,他看到了。

台灣指標民調公布2014年全國最有潛力縣市大調查,高雄市以總分77.8分拿下第1,評比指標包括「民眾對施政的感受度」、「市長評價」、「施政面向認知評價」等,此3項評比分列1、2、4名,成果相當耀眼。

舉債建設惹議 引發藍綠攻防

陳菊著力基層建設,勤快走訪偏鄉鄰里,不僅讓施政滿意度高達七成二;更讓續任支持度攀升到六成五。然而,在打造宜居城市,為高雄百年榮景奠基的同時,擴充性舉債建設,卻也讓困窘的財政雪上加霜;而各類大型活動,雖然成功行銷城市、活絡了觀光,不過也招來浪費民脂、債留子孫的譏評。

103年度府會預算風波為此而起,在高市議堂之上,藍綠較勁、選戰攻防已然率先登場。批菊、挺菊!預算該刪、不該刪?債務如何面對、解決?隨著選情的進展,陳菊勢必無可迴避,須逐一向選民說清楚、講明白。

問鼎市長寶座 鹿死誰手?

觀測高市選情,近半年來各家民調相繼出爐,包括TVBS、聯合報、蘋果日報及自由時報等民調皆指出,高雄市長陳菊仍穩穩擁有六成左右支持率,遙遙領先楊秋興的二成。未來事件交易所更預測,陳菊當選連任機率高達93%,得票率可能來到58.7%,比2010年的實際得票率還多出6%。

據統計分析,高雄縣市合併前,藍綠基本盤約呈五五波;但合併後,地方派系日漸式微,藍綠從過去平衡態勢,逐漸往綠化傾斜。兩任高雄縣長、政績亮眼的楊秋興,在4年前敗選沉澱後,轉換跑道重新出發,面對大高雄「政治版圖重整」,或有今昔之感;如今選擇披褂再戰,首將面對的將是內部派系整合的考驗。

強打經濟牌 楊秋興努力逆轉勝

秋菊再戰,楊秋興受制於國民黨執政不力、綠旗換藍幟等諸多因素,迎戰艱辛之役,楊秋興自承「輸在起跑點」;但面對高市經濟疲軟、債台高築的現況,他決定以招商強項,為高雄開創新格局,其「經濟牌」能否撼動陳菊的現任優勢,將是未來決勝關鍵。

此外,去年以來迭連爆發的林益世索賄、馬王政爭等事件,對地方派系衝擊甚大,再加服貿爭議迄未解決,面對反馬勢力高漲,藍營鐵票逐日流失,昔日以選票力挺的綠營支持者又將陸續歸隊,鬥志旺盛、行政經驗豐富的楊秋興,如何縱橫捭闔,匯納更多支持力量,將是他競選路上亟待努力的課題。◇

(責任編輯:葉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