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救樓市 中央與地方政府不同調

人氣 8

【大紀元2014年05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李雙報導)面對加入「救市」行列的地方政府越來越多的情況,中共官媒新華網5月9日發表評論文章,連續用「三個追問」對地方政府變著法子出台各種政策為樓市「鬆綁」的行為進行「聲討」,顯示中央與地方在是否要「救樓市」的問題上並不同調。

官媒對地方政府刺激樓市發出不同聲音

隨著廣西南寧、江蘇無錫、安徽銅陵、河南鄭州等多地明確出台地方政策刺激樓市,中共官媒新華網近日連續發文對地方政府直接出手「救市」發出不同的聲音。

中共官媒新華網5月9日發表署名評論文章稱,房價鬆動後,地方政府就迫不及待的直接出手干預樓市,在保護房地產企業利益和普通老百姓利益之間,地方政府應該傾向誰?地方政府為何一直深陷「土地財政」怪圈之中?為何一些地方政府有錢了,老百姓的幸福感卻降低了……

文章說,地方政府干預的背後,隱藏著對樓市崩盤的擔憂和對土地財政的依賴。但假若「救市」行為不被叫停,鬆綁調控的尺度或將進一步放開,而靠行政手段干預市場的行為,可能隱藏著更大的風險。

5月8日,中共官媒新華網財經頻道另一篇文章稱,中國樓市「打噴嚏」別著急用藥,意在提醒各地政府不要倉促出手,直接干預房地產市場,因為如果地方政府救市不成,依賴賣地還債的地方政府壞賬,將直接體影響銀行的資產風險,市場將面臨風險再次放大的危機。

地方與中央在樓市調控中的博弈

隨著樓市分化的加劇,對於房地產調控政策究竟該由地方政府還是由中央政府來主導的問題,成為大陸學術界、各級政府之間爭論的焦點。

中國社科院城市發展與環境研究所的副研究員李恩平認為,地方政府在房地產開發市場上有太多的利益結合,如果調控政策純粹由地方自己來制定,可能會加劇房地產市場的短期化的行為,導致城市化走向房地產化。

中國房地產協會副會長朱中一則認為,主動權要交給地方,中央政府引導地方政府制定住房發展規劃,否則地方政府盲目依賴房地產的情況更嚴重。

中國投資協會會長張漢亞也認為,房地產調控是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博弈,因為地方政府和房地產密切關聯,房地產是其經濟來源,所以每次國家調控造成房地產不景氣或者過不去的時候,地方政府都要出面去管。

外界對中央「雙向調控」的解讀

在今年3月的中共兩會上,國務院住建部部長姜偉新曾對媒體表達樓市「雙向調控」的概念,引來業內的諸多關注。不少人認為,所謂「雙向調控」,是指在中央房地產調控長效機制「過渡期」內,實施「托底蓋帽」的雙向調控措施。

4月29日,中共社科院副院長李揚在《中國房地產發展報告》發佈會上表示,廣西南寧率先採取行動,表明大陸住房的區域化特徵已經開始政策化了,這是一件大事。

鏈家地產市場研究部分析師常清認為,目前整體經濟不振的情況與大陸樓市成交量下滑價格鬆動密不可分,在此情況下可能出現限政策鬆動,強化地域性的分化和差異。

北京理工大學經濟學教授胡星斗就認為,放鬆「限購」對樓市提振作用恐怕不會太明顯。

(責任編輯:林銳)

相關新聞
高盛:中共政治局會議暗示樓市政策或放鬆
從反腐到反暴恐 中南海博弈大轉向
趙邇珺:烏魯木齊爆炸事件 習江攤牌式對決
人民幣四年最少貶30%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