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親節,大聲說出你的愛

人氣 8

【大紀元2014年05月10日訊】(大紀元記者張茹澳洲墨爾本報導)一年一度的母親節就要到來。在人生的字典裡,母親一直是溫暖的代名詞。那些為你準備早餐的身影、為你操勞而添的皺紋和銀絲,無一不是愛的證明。無私的母愛伴隨著每個人從襁褓中的嬰兒,走過叛逆的青春期,再到羽翼豐滿長大成人。在母親節這個特別的日子裡,別忘了為你操勞的母親,大聲說出你的愛!

今年的母親節對於Joanne來說特別難忘,就在三天前她再度當上了母親。看著懷中剛出生的小寶寶熟睡的模樣,紅彤彤的小圓臉像熟了的桃,還有兩個可愛的小酒窩,眼睛閉成兩條細細的長線,Joanne的臉上溢滿愛憐。

懷孕的過程是非常辛苦的,要比在身上綁一個沙袋背10個月難受多了,Joanne說,「我從30多天就開始嘔吐,每天都吐,一直持續到3個月,食慾很不好。但最艱難的時候是30多周之後,隨著肚子越來越大,睡覺也睡不好,晚上要起來好幾次。孕婦睡覺時要保持左側臥睡,時間長了會壓著骨盆很難受。」

儘管身體上感到各種不舒服,但母親對孩子的愛從娘胎裡就開始了,伴隨著身體上所有不適而來的是內心對小生命的期待和喜悅之情。Joanne說,「第一胎時我每天都在看寶寶生長過程的書,眼睛長到甚麼程度了,耳朵怎麼發育的,每天都充滿變化,真的很神奇。有時睡個覺起來就會覺得肚子又變大了。」

孩子出生以後母親的辛勞才真正開始。雖然澳洲的奶製品質量很好,但Joanne還是選擇了餵母乳,她說,因為母乳對孩子是最好的營養。「但母親要付出很多,在飲食上有很多禁忌,比如很多調料品都不能吃,不能吃辣的,因為你吃甚麼,乳汁會偏向甚麼味,也不能吃太多海鮮,這樣孩子容易長濕疹。」

Joanne來自四川,以前最愛吃的酸辣粉很長時間都不能碰了,每天夜間用吸奶器把多餘的奶汁吸走都要花掉個把小時,但這一切她都毫無怨言,「當了媽媽後,對孩子的愛真是無私的,無限的包容,甚麼都願意為她做。」

當孩子一天天長大,母親對孩子的關愛也與日俱增,更多的體現在教育上。每個孩子的成長都伴隨著母親無盡的付出。母愛,並不轟轟烈烈,有的只是平凡中透出的暖意,炎熱中透出絲絲涼意。

呂女士對女兒南希的培養一直不遺餘力,從小就注重孩子道德修養的教育,培養她善良溫柔的品性。「她小的時候我陪她一起看動畫,像西遊記,我會引導她看背後的善惡內涵,比如唐僧對佛法的堅信,孫悟空對師父的忠等等。我從來不希望她爭強好勝,如果她對小朋友好,自己吃虧了,我反而是鼓勵的,一直把她往善的方向引導,讓她成為心地善良,私心小,懂得為他人著想的孩子。」

等南希長大一點,呂女士又為南希安排了豐富的課餘生活,南希學過古箏、鋼琴、油畫、攝影,並一直在澳大利亞女子合唱團學演唱。與同齡的孩子相比,她有著更為充實的精神生活,透露出一種純真高雅的氣質。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做父母的就是給孩子創造機會。藝術對人太重要了,藝術可以塑造一個人高貴的氣質和正直的品行,使孩子遠離低級趣味,提升心靈。」呂女士說。

在南希學習的過程中,呂女士十分尊重孩子本人的意願,同時給予她作為母親所能給予的最大的支持。「我不會逼她學,她想學就學,我只會支持她。她小學唱歌的時候,我每週接送她到澳大利亞女子合唱團,不管嚴寒酷暑,她上課的這一兩個小時我就在外面等;南希愛讀書,我經常開車帶她去附近的圖書館,後來她把附近圖書館的書都看完了,我就帶她去更遠的圖書館。」

南希特別喜歡人文歷史,所以在她小學畢業的時候,呂女士還帶著她周遊世界一圈,親身去體驗不同國家的風土人情。「我們到了哪個國家,都是跟團去看這個國家的歷史,給她一個開闊視野的機會。」

後來南希如願考上了精英中學,學校位於偏遠的Werribee地區,每天上學天不亮就出門,天黑了才回來。呂女士一家人為了孩子上學方便,在中學的最後兩年,專門離開寬敞舒適的住宅,搬到學校附近租了一套簡易的民居。

孩子的成長並不總是一帆風順的,他們就像一棵棵幼苗,要在母親的呵護下才能成長茁壯。到了南希16歲的時候,處於青春期,原來的乖乖女生也生出了逆反心理,爆發出來很強烈,母女倆一度關係緊張。回憶起這段往事,呂女士說,這是更年期遇上青春期,「我有時處理得很不當,有一次我看到她晚上不睡覺在看動畫片,我氣的把電腦給砸了。後來我也意識到自己做得不對,教育孩子不能動氣,我就改,當我慢慢改好的時候,她也在變好。」

「青春期的女孩子其實更希望母親能多關愛她,她們覺得自己長大成人了,能獨立了,但還只是一個從孩子到成人時期的轉折。這個時候不能限制式的管她,只是在一旁觀察,肩併肩的,默默的,伴隨著她走過去。這就是一個母親在孩子特殊的人生階段能為他們做的。」

母親節10個表達愛的方式

在澳洲,母親節不但是每個子女向母親表達愛的日子,也一直是商家們的最愛,據財經分析機構IBIS World的分析家們預測,今年母親節全澳餐館和咖啡廳的收入能達到$3.108億澳元。在各個省中,西澳的子女最為慷慨,平均每人花銷$67.10元給母親買禮物,但其它各省的差異也不大,排名第二的堪培拉僅比第一名少1毛錢。對於還年幼沒有收入的孩子來說,下面是幾個不需要花錢但同樣能給母親帶來驚喜的母親節禮物。

1. 做早餐
這是澳洲人傳統的慶祝母親節的方式。早上母親一睜開雙眼就享用孩子端來的早餐,如果能從花園裡摘一朵玫瑰花插在小花瓶裡那就更完美了。但如果孩子太小的話,父親們要幫忙,雖然母親喜歡100%孩子做的早餐,但如果麵包烤焦了,谷物是用橙汁泡的,再看到廚房裡的一片狼藉,母親的好心情也會受到影響。

2. 做家務。無論你媽媽是全職母親還是工作族,她都很忙。所以這個母親節的週六,主動分擔一些家務,打掃房子——包括洗廁所,洗碗,洗衣服,並把它們疊好放整齊。只有在母親節前一天把這些瑣事做好,媽媽在母親節當天才可以更加放鬆。

3.寫點甚麼。如果你的文筆還不錯,考慮給媽媽寫一首詩,或是你最喜愛的童年記憶。如果這對你來說有些困難,就在一張手工卡上列出你愛媽媽的無數個理由。如果孩子太小,就問他們最愛媽媽甚麼,並把答案錄下來。

這些都是媽媽的寶貝,我打賭她會留著這個禮物,在未來很多年,一遍一遍重溫。

4.給媽媽時間。有些媽媽,特別孩子處於嬰兒期到高中這段時間,她們最需要的可能就是自己的一點時間。也許媽媽喜歡週六自己安排,週日跟家人一起度過,或者反過來。不管怎樣,給媽媽留出她自己的時間,鼓勵她與朋友吃頓午餐,讀一本好書,或者就是享受一點清靜的時間。

5. 為媽媽製作優惠券。優惠券是在母親節一炮打響的禮物新思路,網上有各種很可愛的優惠券模板,可以打印出來,適合所有年齡段的孩子送給媽媽。(只要確保優惠券上的項目不是你已經在做的。如果丟垃圾本來就是你的責任,不要把這項放在優惠券上!)一些優惠券的主意包括:

• 洗兩筐衣服
• 任選幾樣家務
• 洗車一次
• 一頓免費早餐

6.教媽媽一些新鮮事。有甚麼事情是你媽媽想學而你又擅長的?比如說教她使用電腦,用智能手機照相,或者製作甚麼手工藝品?

7.數碼照片。如果你出生在90年代以前,那麼你童年的很多照片,或你媽媽年輕時的照片都是沖印的,可能會隨著歲月的流逝而發黃褪色。所以今天把媽媽的照片集都掃瞄一遍,刻成CD,播放給媽媽看。

8.共渡家庭時光。在母親節前後,計劃一次家庭外出,比如一起逛公園,或是野營,逛逛當地的博物館,甚至就是一家人看場電影。一家人在一起的時光可能比任何昂貴的禮物都有價值。

(責任編輯:凌明)

相關新聞
墨爾本中華婦女會晚宴慶母親節
墨爾本中華婦女會母親節舉辦盛大晚宴
禽流感蔓延 Woolworths開始限購雞蛋
7號台被駭 黑客用偽造馬斯克視頻換掉新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