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隱私案敗訴 谷歌須修改搜索結果

人氣 16

【大紀元2014年05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吳安妮綜合報導)歐盟最高法院做出決定,類似於谷歌等搜索引擎必須在用戶的要求下刪除用戶不想保留的信息鏈接,比如過期的或無關的信息。

據美聯社報導,本週二(13 日)歐洲最高法庭以人人都擁有「被遺忘的權力」而對谷歌作出一項裁決,要求該公司必須遵從普通民眾的要求,修改網上一些過期或不相關的諮詢。 這一項裁決震驚了企業和法律專家,因為這個裁決與法院的護法顧問(Advocate General)的意見向左,而通常護法顧問的意見是被執行的。

事件起因

此案件的起因源於一個名叫考斯德海(Mario Costeja)的西班牙人的投訴,考斯海德於2010 年在谷歌搜索自己的名字時,發現互聯網上仍然留存有一些鏈接,涉及到16年前(1988年)西班牙勞工部在拍賣其財產以收回其債務時在報紙上發布的一份廣告,該廣告詳盡得介紹了考斯德海當年的社會安全債務。

他進而向西班牙數據保護局投訴,稱他早已償還了這筆債務,而互聯網上的這些信息不再有意義。他抱怨從谷歌搜索引擎上可以找到自己的這些過時債務信息的現象,違反了其保護個人數據的承諾。

西班牙數據保護局於是代表考斯德海向西班牙法院提出上訴,並附上了200份類似投訴。

西班牙高級法院裁拒絕了考斯德海就報紙上新聞的投訴,表示勞工部在進行拍賣時在報紙上公布這些信息沒錯,但是也指出谷歌公司沒有權利更深更遠得傳播考斯德海的債務信息,而且谷歌必須將與這份過時報紙相關的鏈接從搜尋結果中去除。

法院對谷歌的裁決

谷歌質疑西班牙高等法院的裁決,並將此案件於2013年提上歐盟的最高法庭。

歐盟最高法院在裁決中表示,該法院發現谷歌和其他公司的搜索引擎使用的編輯系統以及所顯示鏈接表明,這些搜索引擎確實控制著用戶的私人數據。

根據歐洲法律,用戶,特別是非公眾人物,有權利控制自己的私人數據。如果他們不希望自己的一些無關緊要或者錯誤的個人信息在互聯網上被發現,他們有權要求搜索引擎去刪除這些鏈接,哪怕這些信息是合法公布的。

該裁決說:「用戶可以直接向搜索引擎的運營方提出刪除某些資信的要求,而這些搜索引擎則必須及時恰當得檢查用戶這個要求的合理性。用戶的要求是否被批準則取決於這個被要求的資信的性質、這個資信對用戶私人生活影響、及了解這些信息對公眾是否有益等因素,因為一條信息對公眾的影響可能非常不同。

因此歐盟最高法院裁決谷歌必須刪除那些含有個人信息的鏈接,除非有特殊原因,比如該數據對於公眾生活有重要影響,並且該搜索引擎能夠解釋改信息對公眾搜索有好處, 否則不可以拒絕刪除這些鏈接。

谷歌的辯解

谷歌則在法庭上辯解說, 該公司對於個人信息沒有控制權,僅僅是提供搜索鏈接,通過這些鏈接,谷歌的用戶可以得到一些在免費網站上已經合法的信息。而且如果強迫該公司從網站上取消信息,可能會被視為谷歌在審查自己網上的信息。

谷歌的支持者則警告說,要求根據用戶的要求刪除信息,可能會導致網站上的各種信息,被以不真實的理由要求刪除,迫使谷歌公司為自己所索引的資訊負責,這是谷歌很難做到的。

此案是對於歐盟委員會2012年提出的新數據隱私規定的一次重要考驗。歐盟委員會於今年三月才批准了這個數據隱私規定,不過這個規定必須經過歐盟部長理事會的通過才可以立法。

(責任編輯:伊萍)

相關新聞
推特挖谷歌高層 股價漲聲大作
對抗谷歌 AT&T推百座城市超高速網絡
Google+從無到有 大功臣去職
谷歌街景新增時光動畫功能 仿佛時光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