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學生貸款 美國年輕族群購屋難

人氣 5

【大紀元2014年05月25日訊】(大紀元記者林清泉綜合報導)又是唱起驪歌的季節,校園裡濔漫著畢業典禮的慶祝氣氛。但是走出校園成為社會新鮮人,又將是嶄新挑戰的開始,不論有沒有找到工作,美國七成大學生在畢業時首先面對的是肩上扛負的學生貸款,以至申請房貸購置房產成了遙遠的美國夢。

美國消費金融保護局(CFPB)局長科德瑞(Richard Cordray)日前在一場會議上表示:根據聯邦儲備銀行的分析,有學生貸款的人比無學貸者更難申請房貸買屋,這是近10年來首次出現的情況。過去,擁有大學文憑光環是金融銀行業競相爭取的潛在客戶,如今有學生貸款的人多被排除購屋投資的行列之外。

科德瑞局長並引述全美房地產經紀商(NAR)的調查,有49%的美國人認為學生貸款是一項買屋的巨大的障礙。因此,政府官員和國會議員最近也關注放貸學生貸款的銀行的運作情況。

美國學生貸款在近10年來增長了三倍。根據布魯金斯研究院(Brookings Institution)一項報告顯示,截至2013年,全美學生貸款共逾1.2萬億(兆)大關,屬美國家庭中房貸之外最大項的貸款負擔。

有學生貸款與無學貸之間 家庭資產鴻溝越拉越寬

除了學生貸款本身的償債壓力之外,隨著美國經濟環境從房市蕭條走向復甦,學貸似乎對畢業生的未來發展影響更深更遠。皮尤(Pew)研究中心的報告即指出,40歲以下、擁有大學學歷的家長如果沒有學生貸款的話,所能累積的家庭淨資產是有學貸者的七倍。

而且這個鴻溝越拉越寬,Pew研究機構也發現,有學貸的人身上背的債務,含汽車貸款、信用卡、房貸等,是沒有學貸的人的兩倍。

消費金融保護局表示,正研議讓學生貸款的銀行能夠在貸款上提供更多重新貸款的方法:他們同時也調查,是否有銀行蓄意刁難,使消費者難以提前償清部份貸款,並研究對這樣的銀行給予罰款。

近10年 無學貸負擔者更顯經濟實力

經濟學家Meta Brown等近日在美聯儲一項報告中指出,在房市大蕭條前,30歲以下、有學貸的人基本上比沒學貸的人更容易買屋,這是因為有學貸的人通常學歷較高,薪水也較高,從而更容易在30歲時買屋。

但房市大蕭條改變了一切,在房市泡沫化時,隨著房價直直落,各種貸款人的購屋比例都下降,但是30歲、曾有學貸的人是購房比例下降最多的族群。至2012年,沒有學貸的30歲年輕人比有學貸的,是近10年來首見更容易買屋。

至2013年,隨著房市更進一步復甦,有學貸的人仍然未能拿回昔日的優勢,原因之一是學貸金額上升。2012年平均學貸金額是29,872美元,到了2013年均學貸小幅上漲至30,227美元。但與此同時,沒有學貸者的債務卻減少了,這些拉大了兩個族群的經濟實力。

此外,有學貸的人通常信用分數較低,去年30歲有學貸的人的平均Equifax信用分數不到640分,但沒有學貸的人信用分數為660分。

數據:年輕族群 背負學貸比例倍增 擁房率下降

布魯金斯研究院(Brookings Institution)的統計數據,美國35歲以下的年輕族群背有學生房貸的比例,由1989年的17%到2001年的26%,到2010年升高到40%。即便是踏入社會工作多年的35歲至44歲族群,2010年背負學貸的比例依然高達26%。

據美國人口普查局數據,25-29歲年輕族群擁有房屋的比例,房市泡沫前2004年是40.2%,30-34歲的擁有比例57.4%。到了2012年,擁房率各降為34.3%、47.9%。(摘自大紀元時報《家天下》房地產專刊)

(責任編輯:王樺)

相關新聞
2014年美國房市10項走勢
美國學生助學貸款 赦免計劃出爐
全球投資客最愛5大房市4在美國
美國新屋銷售 降幅大於預期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