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5月外商直接投資下降達16月最大

【大紀元2014年06月17日訊】(大紀元記者秦雨霏編譯報導)中國經濟放緩減少了對外資的吸引力,五月份新的外國對華投資的數量收縮達到16個月來最大幅度。有分析認為外資減少的其他原因包括外商運營環境不利,比如任意執法和勞工成本上升。

華爾街日報報導,根據中國歐盟商會上個月公佈的調查,僅有五分之一的歐洲企業將中國視為新投資計畫的頭號目標,低於一年的三分之一佔比。

五月份資本流動轉向負面

中共商業部週二宣布的官方數據顯示,中國五月份外國直接投資(FDI)比一年前下降6.7%,這是2013年一月份以來最疲軟的表現。按累計計算,中國在今年頭五個月FDI比一年前上升2.8%,這也是一年來最差表現。官方數據稱,五月份FDI為86億美元,今年頭五個月FDI為490億美元。

除了FDI增長減弱之外,過去幾個月更多熱錢從中國撤出。央行星期一發佈的數據暗示,五月份資本流動轉向負面。

路透社報導說,在對中國的FDI的十個最大來源國當中,來自韓國的投資升88%,來自英國的投資升62%。相反,來自日本的投資比一年前暴跌42%。來自美國的投資下降9%,來自歐盟的投資下降22%。

北京當局預測,中國的對外投資將很快超過它的資本流入。

經濟放緩及人民幣貶值阻遏外國投資

路透社6月17日引述經濟學家說,中國經濟放緩的勢頭,可能已經阻遏外國公司投入更多現金到中國。

「在宏觀層面上,的確有一個趨勢,外國公司在中國投資減少。」澳新銀行經濟學家周浩說。 「減緩的經濟增長是主要的原因,還有一個原因是新公司進入將面臨中國本土企業壟斷的局面。」他說,中國企業在大多數領域處於主導地位。

為了支撐萎靡不振的增長,自從四月份以來北京宣佈一系列微刺激措施,包括降低某些銀行的存款準備金率要求以釋放更多的資金用於貸款。

外界廣泛預期,人民幣今年將繼續貶值,也可能刺激外國公司推遲新的投資。經濟學家稱,它使得中國市場對投資者變成更為高風險的賭注。

嘉實XQ全球贏家系統報價顯示,上證參考指數17日下跌0.92%、收2,066.70點。截至大陸時間17日下午4時整為止,美元兌離岸人民幣升值0.12%至6.2253;稍早最高升至6.2329。今年迄今,美元兌離岸人民幣升值幅度逼近3%。

外商運營環境不利

《華爾街日報》6月17日報導說,一些外國投資者擔憂中國不利的運營環境,也是中國五月FDI比一年前減少原因。

在外國公司提出的投訴當中,最多的是任意執法和勞工成本上升。另外一個擔憂是,他們認為中國將經歷長期的經濟衰退。

上個月歐盟在華商會的民調顯示,歐洲公司對於投資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變得更加謹慎。只有五分之一的受訪人說,中國是他們投資的頭號目的地,而三年前有三分之一的人這麼說。

「對於跨國公司,中國不是像幾年前那麼重要。」商會主席Jorg Wuttke說。

根據美國國務院在2013年2月所發布的「投資環境聲明:越南篇」,日本在2012年高居越南FDI投資國第一名。

thestreet.com 5月報導,中國機電進出口商會信息產品分會副秘書長高士旺表示,受中國工資高漲的影響、預估在2-3年內工廠將加速自中國遷移至越南。

英國金融時報部落格報導,根據越南外資製造業高層的評估,當地生手工人每個月薪資約130-150美元、大約僅為中國的一半。

(責任編輯:李穹)

相關新聞
中國2000年外國直接投資合同金額大幅增長
外國直接投資下降  折射中國經濟四大隱憂
外國直接投資 從中國向越南轉移
聯合國:來自亞洲開發中國家FDI角色加重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