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傳錄:水滸中宋朝人是如何過端午節的

人氣 64
標籤: ,

【大紀元2014年07月22日訊】《水滸傳》是一部反映宋朝生活的百科全書,僅書中就寫到了元宵節、盂蘭盆節、中秋節、重陽節、臘八節等,作者對月圓之日的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八月十五十分偏愛,宋朝這個和平時間長、重視傳統文化的時代,對其他節日也發揮到了極致。有宋一代,是一個政治環境相對寬鬆、民風醇厚的時代。所以,對於節日,也每每過得熱烈而張揚。

《水滸傳》中寫到了宋朝的端午節。書中第十二回寫到楊志被發配到大名府,受到了梁中書的器重。「自東郭演武之後,梁中書十分愛惜楊志,早晚與他並不相離,月中又有一分請受,自漸漸地有人來結識他。那索超見了楊志手段高強,心中也自欽伏。不覺光陰迅速,又早春盡夏來,時逢端午,蕤賓節至,梁中書與蔡夫人在後堂家宴,慶賀端陽。」書中蕤賓節,就是端午節。這次過端午節,蔡夫人推薦楊志押送生辰綱,引出了智取生辰綱,這個端午節成為梁山壯大發展提供了物質基礎。

書中用一首詩來描寫端午節的民俗,但見:盆栽綠艾,瓶插紅榴。水晶簾卷蝦須,錦繡屏開孔雀。菖蒲切玉,佳人笑捧紫霞杯;角黍堆銀,美女高擎青玉案。食烹異品,果獻時新。葵扇風中,奏一派聲清韻美;荷衣香裡,出百般舞態嬌姿。

綠色的艾草和紅色的榴花相映,又有菖蒲,還有角黍,也就是粽子,營造出了濃烈的端午氣氛。從中我們可以窺探出宋朝時期對端午節的重視,體會出其中的一些民俗。端午節,宋人不是局限於初五這一天,而是從五月初一一直到五月初五。初一至初四,大街小巷,充溢著叫賣端午「節物」的人,「節物」主要有桃枝、柳枝、葵花、蒲葉、佛道艾等物品。這幾天的叫賣,是一種渲染,一種推波助瀾。五月初五,才是端午的高潮。初五日,人們把「節物」陳於門首,用茶酒供養,舉行祭祀活動,以及一些其他活動。

宋元時期,端午節的商業功能與驅邪功能開始凸現,娛樂功能也逐漸增強。宋朝的端午節是持續15天的,即從五月初一開始到十五日,十五日叫「大端午」,這十多天內,市民們爭相出售桃、柳、葵花、菖蒲、艾葉、粽子、五色絲、茶、酒等。道家也開始藉助節日世俗化,各種驅邪祈福的東西多起來了,如五色縷、桃印、避兵繒、艾葉、避瘟扇等,還增加了厭勝物與道家靈符,即艾符、天師符、午時符、桃符等。民間也開始流行相互贈賞、宴飲等娛樂之風。

一是插艾草。插艾草和石榴,須在天未亮時,將艾草、石榴等綁成束插在門上。有的還將艾草編為「人形」,或乾脆飾成「張天師」像。將艾剪成小虎,或在所剪綵虎上黏艾葉,戴在頭上避邪。艾草代表招百福,是一種可以治病的藥草,插在門口,可使身體健康。這一天,人們還要沐浴,《歲時廣記》引用《瑣碎錄》寫道:「五月五日午時,取井花水沐浴,一年疫氣不侵。俗采艾柳桃蒲揉水以浴。」

二是吃粽子。宋代的端午節,最為普遍的是吃粽子,《歲時雜記》說,端午粽子,名品甚多,形制不一,有角粽、錐粽、菱粽、筒粽、秤槌粽、九子粽等。除此之外,宋人還會食用香糖果子、白團、紫蘇,飲蒲酒等。「香糖果子」,是將菖蒲、生薑、杏、梅、李子、紫蘇等,切成絲,以糖蜜漬之而成。「菖蒲酒」,是用菖蒲浸製而成,「以菖蒲或縷或屑泛酒」。

三是戴百索。 「百索」是用條紋清楚的絲線繡織成各種飾品,可以佩戴,掛於脖項,也可以相互贈送。小孩則纏繞在手臂上。 「符菉」,是將繒彩剪成小符兒,戴在頭上,插於鬢髻之上,所以又叫「釵頭符」。佩帶「五毒圖」最為特別。「五毒」是指蜈蚣、蚰蜒、蛇、蠍、草蟲之類,宋人以為,這「五毒」可以用以治療瘡癤,可以毒死其餘益蟲,所以就將其剪裁成圖飾,佩帶在身上。

戴香包頗有講究。老年人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歡戴梅花、菊花、桃子、蘋果、荷花、娃娃騎魚、娃娃抱公雞、雙蓮並蒂等形狀的,象徵著鳥語花香,萬事如意,夫妻恩愛,家庭和睦。小孩喜歡的是飛禽走獸類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竿、鬥雞趕兔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講究,如果是熱戀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製作一二枚別緻的香包,趕在節前送給自己的情郎。小伙子戴著心上人送給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圍男女的評論,直誇小伙的對象心靈手巧。

現代的宋朝文獻中,很少看到賽龍舟的記載,這也許是節日的內涵發生了變化。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惡日,在民間信仰中這個思想一直傳了下來,所以才有種種求平安、禳解災異的習俗。宋朝生活環境和政治環境相對寬鬆、人們生活的安居樂業,民俗節日差不多每月都有,屢屢過得熱烈而張揚。宋朝的端午節從五月初一始終到五月初五。初一至初四,大街小巷,充溢著叫賣端午「節物」的人,「節物」次要有桃枝、柳枝、葵花、蒲葉、佛道艾等物品。叫賣實際上是一種渲染,是對端午節的一種醞釀。相反五月初五倒成了端午節的低谷。時至今日,端午節在國人心目中仍是一個十分盛行的隆重節日,不過毒日、惡日的概念變成了紀念屈原、伍子胥、曹娥等人的日子。

紀念屈原
此說最早出自南朝梁代吳均《續齊諧記》和南朝宗懍《荊楚歲時記》。據說,屈原投汨羅江後,當地百姓聞訊馬上划船撈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終不見屈原的屍體。那時,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彙集在岸邊的亭子旁。當人們得知是為了打撈賢臣屈大夫時,再次冒雨出動,爭相劃進茫茫的洞庭湖。為了寄托哀思,人們盪舟江河之上,此後才逐漸發展成為龍舟競賽。百姓們又怕江河裡的魚吃掉他的身體,就紛紛回家拿來米團投入江中,以免魚蝦糟蹋屈原的屍體,後來就成了吃粽子的習俗。看來,端午節吃粽子、賽龍舟與紀念屈原相關,有唐代文秀《端午》詩為證:「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紀念孝女曹娥
此說出自東漢《曹娥碑》。曹娥是東漢上虞人,父親溺於江中,數日不見屍體,當時孝女曹娥年僅十四歲,晝夜沿江號哭。過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投江,五日後抱出父屍。

迎濤神
春秋時吳國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後,化為濤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節。這則傳說,在江浙一帶流傳很廣。伍子胥名員,楚國人,父兄均為楚王所殺,後來子胥投奔吳國,助吳伐楚,五戰而入楚都郢城。當時楚平王已死,子胥掘墓鞭屍三百,以報殺父兄之仇。吳王闔閭死後,其孫夫差繼位,吳軍士氣高昂,百戰百勝,越國大敗,越王勾踐請和,夫差許之。子胥建議,應徹底消滅越國,夫差不聽,吳國太守,受越國賄賂,讒言陷害子胥,夫差信之,賜子胥寶劍,子胥以此死。子胥本為忠良,視死如歸,在死前對鄰舍人說:「我死後,將我眼睛挖出懸掛在吳京之東門上,以看越國軍隊入城滅吳」,便自刎而死,夫差聞言大怒,令取子胥之屍體裝在皮革裡於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傳端午節亦為紀念伍子胥之日。

文章來源:作者博客
(責任編輯:趙甲)

相關新聞
人類存亡危機與創世主的恩典
王友群:中共當年救援的紅色高棉是什麼?
王友群:中央文革小組18名成員的厄運
王友群:前司法部長之子蔡小洪當間諜之回顧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