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干旱影响全球農產品市场

人氣 27
標籤:

【大紀元2014年08月16日訊】(大紀元記者張岳綜合編譯)根據加州食品與農業局公佈的數據,加州是美國第一大農產品生產州與出口州,也是部分農產品的惟一供應地。2012年加州農產品產值為426億美元,其中出口總額為181.8億美元。2006年,加州農產品既出口到了世界156個國家。加州連年大旱對農牧業的衝擊已經影響到了北美和全球的農產品市場。

農場變更農作物種類或棄種

沙夫特市(Shafter) 在洛杉磯北部約120英里,這裡原來有大片的棉花田,現在已經不見了。據彭博社報導,斯塔爾(Fred Starrh)一家在這裡種植棉花已有70多年,但目前已將大部分農田改種巴旦木以生產扁桃仁,後者灌溉用水更少,且市場價值更高。加州產扁桃仁(Almond,在1970年代進口到中國時被誤譯為大杏仁)在亞洲也越來越受消費者歡迎,全球五分之四的扁桃仁都來自加州。

根據加州旱情監測局的報告,加州約有82%的土地正在遭受極度的乾旱,並預計至少會持續到2015年底。加州農場多採用滴灌技術,水源甚至包括城市污水處理與奶牛飼料加工過程中的廢液回收,但依然難抵旱情的攻勢,一些地方的水價漲到了此前非干旱期的10倍。

在過去三年持續乾旱的影響下,變更種植作物或將農場廢置的現象在加州逐漸增多。據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統計數據,今年加州有約50萬英畝的農場棄種。

從大宗農產品到經濟作物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農場經濟學家理查德·豪伊特(Richard Howitt)表示,從長遠來看,加州可能會逐漸減少小麥、玉米、大豆、棉花等大宗貨物的生產,增加用水更少但市場價值更高的經濟作物產品,如扁桃仁、開心果和釀酒用葡萄等。他說,在這些堅果和水果的市場上,加州依然具有優勢,「加州優越的地理位置決定了這裡總是會精心設計出有利可圖的產品用來出口。」

因為水的成本過高,越來越多的農民放棄種植玉米和棉花。斯塔爾家族經營的農場上,棉花的種植面積已縮減了60%,而扁桃仁的種植面積增加了50%。另據美國農業部的數據,加州的玉米種植面積較去年下降了34%,小麥的種植面積下降了53%。

加州農產品種類與產量主要變化

根據加州食品與農業局的數據,2012年與2011年相比,部分產品的產值呈現巨大變化,增幅最高達85%,減幅最大為30%。農產品種類結構的調整,對市場供給與居民消費,從美國餐桌上的牛油果,到中國的大米價格,勢必都會造成影響。例如,加拿大卑詩省種植期短,70%的水果蔬菜是從加州進口。據報導,受加州乾旱影響,當地食品價格上漲約25%。

部分農產品對比表:

2012年對比2011年

干豆增85%

牛油果增64%

開心果增38%

藍莓增34%

柚子增34%

蘆筍增31%

獼猴桃增26%

橄欖和橄欖油增25%

紅棗增23%

扁桃仁增20%

棉籽及副產品減30%

橘子減23%

大米減22%

蘑菇減17%

土豆減15%

大蒜減13%

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7月份發布研究報告,預計2015年加州依然乾旱,這將使加州農業的損失超過15億美元,並讓加州減少17,100個工作機會。今年用推土機推倒了400英畝橙樹的加州農場主史蒂文森(Shawn Stevenson)對彭博社表示,產量的縮減會直接影響到包裝車間、銷售人員和向農牧場推銷農藥和化肥的人。

中國是加州農產品第三大出口目的地

根據2012數據,以金額計,加州農產品出口目的地排在前十位的依次是:加拿大(31.5億)、歐盟(25.1億)、中國大陸和香港(23.4億)、日本、墨西哥、南韓、印度、阿聯酋、土耳其和臺灣(3.1億)。如果將中國大陸和港臺加在一起,金額超過歐盟,實為第二大出口目的地。大陸地區進口最多的加州農產品為扁桃仁、開心果、核桃,臺灣地區進口最多的則為大米、扁桃仁和核桃。◇

相關新聞
踏出人生第一步 在校時期做好就業準備6原則
專家談7個花錢「規則」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
存款不多如何能提早退休? 關鍵在這8點
多數美國人選錯存錢方式 如何做才能賺得多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