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大業主逼遷數百房客 華埠住客維權

人氣: 12
【字號】    
   標籤: tags: ,

【大紀元2014年08月22日訊】導言:曼哈頓華埠作為紐約市租金管制房、穩租房的最大供應地,也是開發商眼中一塊有待開發的寶地,其租金管制房住客與房東的矛盾,自紐約房地產價格飆升以來就很尖銳。日前,大業主馬洛達(Fred Marolda/Marolda Properties)因大量買下華埠和下城的樓房後,涉嫌惡性逼遷數百華人房客,被紐約州政府房客保護小組(Tenant Protection Unit)調查。

(大紀元記者蔡溶紐約報導)Betty伍女士自小住在伊麗莎白街90號,從未離開過這裡,她的父母1970年在Betty還未出生時已搬入該樓。2013年9 月,伍女士突然收到驅逐令,她說:「我一直按時交房租並有證明,但現在卻不得不上法庭,捍衛我繼續住在這裡的權利。」8月21日,Betty伍女士和部分被馬洛達驅趕的華埠租客在伊麗莎白街90號聚集,捍衛自己的住房權利。

租金管制房屋租約問題

黃佩珍是社區服務組織「大學睦鄰之家」的資深住房倡導員,接觸到很多租客案例。她說,隨著紐約的租金升勢,對租盤的需求增加,租金管制公寓(Rent Controlled Apartments)和租金穩定公寓(Rent Stabilized Apartments)繼承權及租約問題,被業主越來越嚴苛的利用,以逼遷租客。
  
「很多人一家人搬進來,爸爸簽合約,若干年後,爸爸搬進老人院或過世了,子女住下來;有的人家只有一個兒子會講英文,兒子簽合同,他長大後搬走了,爸爸媽媽住在這裡。但是新房東來了,他不認人只認租約,變成唐人街很多租客一上法庭就輸,要搬走。」 黃佩珍說。
  
除了華裔繼承人的合約意識比較淡漠,沒有及時要求房東提供新租約外,現實中還有各種意想不到的困難。黃佩珍說:「有些老華僑1950年代用『紙兒子』(假身份)的方式移民美國,用假名簽租約,拿到身份之後換真名,子女跟自己的真姓;另外還有很多散仔館給同鄉住,這些都無法解釋繼承權。」
  
有些租客沒有身份,也造成維權的困難。也有些老人家一輩子的活動範圍不超過唐人街方圓幾個街區,他們能搬到哪裡呢?「老人家很多人不會英文,不懂房屋法例,一般人沒輪到自己也都不知道。問題是住客住了幾十年,業主才買了一年,以前老人家沒人逼遷,但現在新房東一來,照樣踢走。」黃佩珍說。

來唐人街買樓的房東分幾類
  
大業主馬洛達經營房地產已有數十年,在全市和維斯切斯特郡擁有、管理70幢樓房,約1千7百個公寓單元。伊麗莎白街90號住客鄧大衛說,馬洛達買下華埠和下東城大量樓房為了「炒樓」,低價買入、高價賣出,其實是投機 。

大業主馬洛達近期買下華埠和下城的樓房後,涉嫌惡性逼遷數百華人房客,圖為馬洛達所買下的房產之一:伊麗莎白街90號。(蔡溶/大紀元)
  
黃佩珍說,有些新房東買下物業後把舊租客趕走,「私下將房間隔間,做散仔館,每間小房收500-800元月租,逐間房收租;有些人做酒店;有些人做家庭旅店給外國來讀書的住,短租一到三個月。很多福州人,自己擅自間隔房,或者加閣樓,住客不交租,業主也沒辦法,因為出租不合法,出現很多糾紛,也只能私下和解,客人不報警我們也不會知道。」
  
「現在出現集團式的新興房東,為了趕走租客脫離租金管制,他找人住一兩年,空置後,(脫離租金管制法規)按2000-3000元出租,以前不可以,現在有相應的法規,所以出現很多這樣的投資。很多中國人用現金買樓,交給人管理,他靠收租賺錢,就儘量趕人走。」
  
黃佩珍說,可以理解房東的賺錢心理,但問題的關鍵是:「你的投資是否賺錢都是你的事,對住客來說,他的一生全部在這裡,這是他的整個生活,大業主是為了錢,這是根本不一樣的,你不可以說自己不賺錢就趕人走。」
  
州長庫默表示,馬洛達案最惡劣之處是,「房東欺負很多老年人和母語不是英文的人,這是不能容忍的。」

房東脫離租金管制的不同手法
  
黃佩珍說,房東脫離租金管制有很多辦法,「空置是一個辦法,當房客搬走後,房東可以將空置公寓的租金增加20%,此外,還可以根據主要修繕資本支出(Major Capital Improvement),換新爐頭、換冰箱、換甚麼,這些可以加租,每換一個簽約人,房東都可以合法加100元月租,當公寓房租金升到2500元,就可以申請脫離租金管制系統(decontrol)。」
  
「還有的房東找親戚、或者自己本人回來住兩年,登記說是自用房,也可以脫離租金管制。脫離租金管制後,變為租金穩定公寓,脫離租金穩定後,按市場價格收租。」黃佩珍說,最極端惡劣的情況還有「縱火,樓宇被燒燬後,新建了酒店。」
  
租約是很大的問題,黃佩珍說:「全紐約的租金太貴,房東為多收錢,驅趕房客,急於脫離租金管制,因此不擇手段,有些業主/代理律師出1萬至10萬元(『買斷』租約),甚至威脅無證移民:你不搬走,我打電話到移民局。」
  
黃佩珍說,「買斷」租約是你情我願的事,但是房東不可以騷擾和威脅租客,「不是他讓你走,你就走,必須經過法庭,由法庭裁決。」
  
房客們向房客保護小組稱,馬洛達採用非法、惡劣的手段逼遷房客:關閉基本服務、不按法律規定續約、無理驅逐房客、施壓房客讓他們接受「買斷」協議等。
  
在伊麗莎白街90號住了35年的鄧大衛說,馬洛達買下樓宇後根本就不維護,「天花板在三個不同的地方掉下來,花灑、牆角有一個大破洞,可以看到下面的水喉,樓上的住戶水管壞了沒修,水都滲下來了,天花板上水跡斑斑。我通知管理部,但他們依然沒有維修。」鄧大衛說,他要求「所有紐約市的租客應該得到公平的對待,不希望任何一個人住在同樣情況的樓裡。」

住客、民間團體與民選官員共同維權
  
居住在大樓裡的不少是耆老,幾乎全是華人,只有一、兩戶是西語裔。大家為了一個安樂窩,都團結地站出來喊口號,向房租上漲、住房貴族化說不。
  
社區團體也在努力維護這些住客們的權利,唐人街住客協會行政總裁鄧麗君說:「重要的是租戶要聯合站起來爭取權益,我們會用不同的方式要求業主負責,訴諸法律,找租戶保護組織抗議。」
  
紐約市議員陳倩雯也趕來表達對住戶的支持:「這不是小業主,是大業主,他在華埠這裡有近15棟房產。居民在這裡住了幾十年,我們不能讓業主在這炒樓,把我們的老華僑、老人家趕走。」
  
州眾議長與州參議員史葛靜也都站在房客一邊,譴責房東非法逼遷。多個社區機構協助房客向政府和民選官員投訴,包括唐人街住客協會亞裔反暴力聯盟 (CAAAV)、庫柏廣場協會(Cooper Square Committee)、MFY法律援助機構、亞平會,以及大學睦鄰中心等。

傳統僑團房東:地稅與租金應按比例掛鉤
  
唐人街租金管制房住客與房東的矛盾,自紐約房地產價格的飆升以來就很尖銳,兩個月前,以中華公所為首、擁有數十棟物業的傳統僑團指出,「傳統僑團範圍內,沒有趕走房客,也沒有非法間隔小房間出租,但是長期下去,唐人街的業主很困難,因為地稅與租金的漲幅不成比例 。」
  
中華公所主席伍銳賢在多種場合反覆說明,華人房東大都不想賣樓,只想在唐人街繼續安居樂業,但是華埠作為紐約市租金管制房、穩租房的最大供應地,面對的壓力最大,迫切需要民選官員為唐人街民生考慮,為穩租、控租房減免地稅,才能減緩貴族化趨勢,保障租客權益。

責任編輯:季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