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揭開兵馬俑彩繪之謎 內含動物膠

人氣 65

【大紀元2014年08月06日訊】(大紀元記者黃凱熙綜合報導)英文版的中國《科學通報》報導,考古學家已找出在秦始皇陵寢中,陪葬的8,000多具兵馬俑身上的彩繪膠結材料之謎。

大陸科學家在新出版的2014年第21期《科學通報》中表示,學者採用基質輔助鐳射解析及電離飛行質譜法(Matrix-assistedlaser desorption/ionization time-of-flight mass spectrometry,MALDI-TOF-MS),進行了秦始皇兵馬俑彩繪膠結材料的分析研究後,發現秦始皇兵馬俑的彩繪膠結材料是一種動物膠質,揭開了秦俑出土30年後,其彩繪膠結材料究竟是何物之謎。

先前已有針對秦俑的研究報告表示,秦俑上的彩繪顏料含有多種無機礦物,而這次的研究發現又是另一種突破,足以證明昔日的秦俑色彩應該極為豐富、耀眼奪目。

由於秦俑埋在深達6米的黃土地底下超過22個世紀,加上人為的焚毀與破壞,才會造成彩繪膠結材料消失、褪色。

大約建於西元前221年的秦始皇陵寢,其中陪葬的成千上萬陶製兵馬俑在1974年出土。對於陵寢中栩栩如生、為數龐大而且面目表情和動作各異的陶俑,遊客、歷史學家和考古學者們無不感到驚嘆與著迷。

舉世聞名的秦始皇兵馬俑是人類重要的文化遺產,並在1987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中,且享有「世界第八大奇蹟」的美名。

(責任編輯:方涵)

相關新聞
土耳其發現古代「平板電腦」
港鐵稱考古範圍內無沙中線工程
1.2萬年前少女骸骨 印第安人起源增線索
智利生參加考古營 挖到木乃伊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