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閣:韓劇《海神》延續的道義

人氣 12
標籤:

【大紀元2015年01月29日訊】在日本的一處名勝古蹟——三井寺,至今保存著至尊國寶「新羅明神坐像」木雕和畫像,這其中還有一段特別的來歷。公元858年6月,日本僧人智證大師搭乘商船從唐朝回國。途中,遭遇風暴襲擊。危難之際,僧人跪在船上,祈求平安,傳說中有位老翁閃現在海面上,告訴對方說他是新羅明神,從現在起將會保護他從唐朝帶回的所有經文,並指點他建造三井寺,把佛經置於寺中。

這段載於《緣記》的歷史故事,因這位新羅明神,商船有驚無險地平安度過了大風浪,僧人智證攜帶的411卷經書也完好無損地傳入日本。因此緣起,日本開始了供養新羅明神,不僅是僧人的守護神,也是日本傳奇武士新羅三郎的守護神。而這一守護神的原型,經由韓國著名學者崔仁浩的推測考證,正是1,200多年的新羅義商——張保皋。

這是一段很特別的歷史因緣。對於歷史的記載,人們已無法穿越千年的歷史,探究事件的真偽。但歷史的這段記載帶給人的精神寄托,也像張保皋當初建立的「一寺連三國」的赤山法華院一樣,帶給新羅人無限的精神慰藉。

當人們在欣賞這部蕩氣迴腸、波瀾壯闊的歷史劇《海神》時,常會有時空穿越的錯覺,似乎讓人在如夢如幻中,感受著亂世之中,普羅大眾為尋找人間正道,付出的生命和代價。

劇中的張保皋,他的命運充滿了磨難,也充滿了奇緣。在他的一生中,經歷過牛馬不如的奴隸生活,也屢遭奸人陷害追殺,他以生命的代價,義無反顧地持守著他所認定的路,就算遭人背叛,也不會改變信念;即使賠上性命,被迫捲入危險的戰爭,他也不會向惡勢妥協,會一如既往地相信他所選擇的信念,堅持到最後。

因為他知道,如果人生妥協了一件事,就會不斷的妥協第二件事甚至第十件事。妥協,意味著他在否定自己過去的人生,也等於背叛信仰他、跟隨他的人。他很清楚,一生只結善緣是件很困難的事,但是如果能阻止惡緣的延續,化解交織的是非恩怨,他願意原諒和寬恕曾經千方百計傷害他性命的所有人,包括以紫薇夫人為首的惡勢,也包括與他水火不容的海盜閻長。

正因他的寬宏和大義,鑄就了這段特別的歷史奇緣,上天在磨礪他的心志時,也賦予他重大的使命,創建海上貿易的商業秩序,連接大唐、新羅和日本,以及波斯、大食等國的文化交流,為未來的世界格局鋪下了一條開闊的路。

這個龐大的海上貿易帝國,表面看是從商交易,實質聯繫著當時各國政治、文化與商業,貫穿著中土大唐與國外交往的歷史因緣。或許,這出歷史的劇本並不是完美的,在它的漏洞中,我們找回道義的過程中,也把曾經的紕漏梳理和彌補,在今生今世的機緣中,化解歷史曾經留下的遺憾,留下的悲壯。

面對這段千年以前的歷史,現代韓國以傳遞理念最快、最有效的影視方式,拍攝成大型歷史劇,轟動亞洲各國,從新綻放光芒溢彩。這或許可以理解為滄桑正道延續至今的意義。世界格局會變動,民族文化也會發生重大改變。在歷史的變遷中,於冥冥中留下的滄桑正道,使現代人常常在不經意中記起,渴望還原道義於世應有的尊嚴和位置。

《海神》借由張保皋的傳奇一生,傳遞出正統的價值理念,唯有在正道開拓的寬恕中,才會為世子孫留下共生共榮、綿延不盡的希翼;也唯有在正道奠下的厚厚基石上,人們才會從中享受真正的財富和自由。

責任編輯:朱穎

相關新聞
韩国谍报剧《IRIS》掀起收视高潮
章閣:《太王四神記》風靡的推手——義
【名家專欄】經營自己花園好處多多
楚一丁:《繁花》,一場在恐懼中綻放的夢幻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