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 logo: www.epochtimes.com

健康醫療一周回顧(58)

人氣: 1
【字號】    
   標籤: tags:

【大紀元2015年01月03日訊】(紐約綜合報道)

【指南】不胖也不可輕忽糖尿病

許多人都知道,肥胖很容易造成第二型糖尿病,不過對於亞洲人來說,就算沒有肥胖問題,也不可輕忽糖尿病威脅。

美國糖尿病協會(ADA)指出,亞裔即使體重沒有超重,罹患第二型糖尿病的概率還是高於其他族裔。所以,他們建議亞裔就算身體質量指數(BMI)較低,也應該要定期接受第二型糖尿病篩檢。

新版的醫學指南建議,其他族裔BMI值超過25,就要定期接受糖尿病篩檢;若是亞裔人士,BMI值只要超過23,就得注意糖尿病威脅,最好定期檢測血糖。這項研究建議刊登於一月的「糖尿病照護」期刊。

研究人員哈佛大學醫學院助理教授William Hsu表示,很多醫師發現以一般身材標準來看,不少亞裔糖尿病患者並沒有體重過重、肥胖等問題,但存在腰圍過粗、超標現象;如果以45歲以上、BMI值25以上做為糖尿病篩檢標準,就會漏掉很多糖尿病高風險亞裔民眾。但目前還沒有足夠數據證明亞裔糖尿病風險與其他族裔有何不同,還有待更多研究。
  

【養生】冬季咳多因太乾燥

喉嚨癢癢,經常乾咳幾下,別以為一定是快感冒了。美國西北大學研究指出,很多冬季咳嗽與電暖設備造成的乾燥有關,如稍增室內濕度,同時喝杯溫的蜂蜜檸檬水會有幫助。

如果戶外潮濕,使用電暖設備,室內通常不至於太乾;但如果戶外濕度低,使用電暖器可能造成室內太乾燥、容易讓人感到氣管不適,這時可以使用增濕噴霧器。

很多人每到冬天喉嚨就發癢咳嗽,經檢查卻無特殊疾病,這類患者多為過敏性咳嗽。通常以夜間或清晨咳嗽為多,無喘息和哮鳴聲,幾乎無痰。初期症狀以咽喉癢居多,偶爾咳出少許痰,會覺得呼吸較舒暢。

此類病患一遇到寒涼季節,或吸入乾冷空氣,就會加重症狀,表現為反覆慾咳,這種癥狀常被誤認為上呼吸道感染、支氣管炎、咽喉炎或鼻竇炎等。

對孩子而言,因咳嗽大多是在夜間或清晨發作,白天通常完全沒有症狀或極少咳嗽,所以有的父母以為孩子是晚間著涼感冒。
  

【生活】熟食未酸敗不代表沒壞

熟食放入冰箱,聞起來「正常」,就代表沒壞?克里夫蘭醫學中心營養師琳西瑪隆表示,熟食沒出現酸敗氣味,不代表一定沒壞,放在下層冷藏櫃逾三、四天沒食用完就該丟棄。

以氣味判斷食物腐敗不準確,幾天沒吃的熟食,即使處在冷藏狀態,細菌量也不少。烹調完兩小時後,細菌的滋長量已經不能忽視,且每過二十分鐘,細菌量就會加倍。對於免疫力較差的人,即使細菌量不大,仍可能致病。

有些民眾喜歡一次烹調大量食物,日後慢慢食用。但需留意,冷藏只是稍稍延緩酸敗,不意味著食物不會變質、變壞。有時放入冰箱的食材吃不出酸敗味,但細菌分解產生的少量有害物質仍會影響健康。例如食物如果遭黃麴毒素污染,常無特殊味道,也不容易從氣味上辨別;如果長時間接觸黃麴毒素會抑制免疫力,引起急慢性肝炎,使肝細胞突變為癌細胞,加上酒精或病毒性肝炎的促進,發生肝癌。

營養師表示,從冰箱取出的熟食應充分加熱,最好重新滾過或烤過,可以殺滅大部份細菌,而只用微波爐加熱,殺菌作用不大。
  

【研究】常用智能手機 改變大腦形狀

手機短信正在改變你的大腦。一項新的研究表明,人類大腦的形狀和功能可能因為智能手機而發生改變。

瑞士蘇黎世大學的科學家們發現,每天使用智能手機的人,位於大腦重要的一個區域——軀體感覺皮質會增大。這個部位的作用是控制拇指,而人們擺弄智能手機的時間越多,大腦與手的這種聯繫就越強。

研究跟蹤調查了37名志願者,其中26人使用觸屏手機,11人使用傳統的按鍵手機。通過檢測腦電波,發現使用觸屏手機的人其軀體感覺皮質的形式和功能變化更明顯。

智能手機能改變人的拇指和大腦的運作模式,而這一效果與用戶擺弄智能手機的頻率、速度,尤其是手指拇的速度直接相關。該研究發表在《當代生物學》期刊上。

「並不是這種指尖運動方式改變了大腦,而是我們日復一日重複這種動作,而且一做就好幾小時。」神經學家Arko Ghosh指出,這一發現證明了大腦的可塑性及配合環境的能力,「在人們不經意間,每天使用的數字技術正在改變大腦內部的感覺加工區域。」
  

【埃博拉】FDA通過三小時埃博拉病毒測試

羅氏公司(Roche Holding AG)宣佈,美國衛生監管機構已經批准了埃博拉病毒的測試,以應對在西非爆發的埃博拉病毒傳播。

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批准羅氏LightMix埃博拉試劑rRT-PCR試驗,可對出現埃博拉病毒感染症狀的疑似病例使用。在緊急情況下指定使用,美國和其他國家的某些實驗室被授權使用,可在有限的時間內檢測埃博拉病毒的類型。

羅氏表示,LightMix測試可以在三個小時出結果,幫助快速檢測病毒、儘快開始治療。該檢測產品由TIB MOLBIOL GmbH製造,羅氏公司發佈,但尚未被FDA批准用於一般用途。

埃博拉病毒的全球死亡人數已上升至7,588例,確診病例19,497例,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上週三發佈的數據。

【奇聞】海上出生嬰以接生員命名

義大利海軍日前救起1艘在海浪中掙扎的移民船,1名奈及利亞母親獲救後於聖誕節深夜在海上順利產下1子,為向接生的醫護人員表達敬意,母親將孩子取名為「薩瓦多瑞」(Salvatore),與接生員同名。

法新社報導,這名28歲母親在具有挑戰性的環境下順利產下男嬰,這名出生2天、重達2,700公克的嬰兒和他的母親已送醫院療養。他是海軍3個月來接生的第3名寶寶。

搜救行動於利比亞外海展開,小薩瓦多瑞在12月25日午夜前20分鐘來到人世,和數百移民搭乘義大利海軍艦艇葉特納號(Etna)開往義大利西西里島(Sicilian)的墨西拿港(Messina)。

【補充劑】維生素C補充太多有害

維生素C雖是水溶性,補充太多仍有害。澳洲迪肯大學營養學副教授提姆克羅表示,每日攝取逾1,000毫克維生素C,容易引發腹瀉;補充逾2,000毫克還會增加失眠、嘔吐,腎結石的風險。

華盛頓大學醫學中心營養師艾利森艾佛特也指出,除非是醫師建議補充,或是飲食極度不均衡,否則一般人從食物攝取維生素C即可,也較為安全。如花椰菜、甘藍菜、奇異果、柑橘類,還有新鮮綠葉蔬菜,均富含維生素C。

維生素C對皮膚健康很重要,水溶性維生素C有助膠原蛋白合成,但是補充過量維生素C可能增加胃酸逆流的機率,反倒對身體不利。

責任編輯:麗莎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