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科學家:打造頂尖高校需品德和學術

人氣 60

【大紀元2015年10月13日訊】(大紀元記者易永琦美國休斯頓報導)美國臺灣教育中心,駐休士頓臺北經文處教育組與休斯頓大學(UHD)10月2日舉辦主題為「青年國際移動力」臺灣與德州高等教育論壇。德州數所高校的負責國際事務的主任、院長及副校長,與鮭魚返鄉臺灣高等教育展代表團——來自臺灣的11所頂級高校代表進行交流。國際著名超導專家、美國科學院院士朱經武教授做主題演講,分析了在學術全球化之下成為傑出高校將面臨的挑戰和突破策略。

2015年臺灣與德州高等教育論壇在休斯頓大學城中校區(UHD)舉行,國際著名超導專家、美國科學院院士朱經武教授做主題演講。(攝影:Duong Tran)

朱經武教授認為互聯網的出現使得國家之間的疆界消失,學術領域也通過各類學科的專業協會、高校等進行全球化。要成為國際上頂尖的高校,要具備傑出的科研教學和社會參與力,理論和技術創新,培養新一代領袖人物的能力,以及雄厚的設施和資金。除此之外,朱教授特別強調人的品格和道德,學術自由、尊重學術的氣氛,以及透明廉潔的政府也是打造國際頂尖高校不可缺失的條件。朱教授表示,建立在品格和誠信之上的人的榮譽和信任,是民主自由社會的基礎。

駐休士頓臺北經文處教育組周慧宜組長說,學生國際移動力是指包括實習、留學等各種形式的學生交換。青年學生的移動力代表國家的國際競爭力。學生到不同的國家學習,也是在開拓視野,了解並包容不同的文化,有利於消除國家間的隔離和國際爭議。

休斯頓大學城中校區、德州大學聖安東尼奧分校、達拉斯分校、德州大學醫學中心、德州農工大學、聖湯瑪斯大學、山姆休斯頓州立大學、Lamar大學、亞洲中心,以及基金會、機構等代表,與臺灣高等教育展代表團(國立臺灣大學、國立交通大學、國立成功大學、國立東華大學、實踐大學、樹德科技大學、銘傳大學;臺北醫學大學、中國醫藥大學、中山醫藥大學、高雄醫學大學)一同交流如何促進國際間學生學者交換。「百優計畫」創辦人、休斯頓大學王曉明教授表示國際高等教育互動是通往全球化的入口。

駐休士頓臺北經文處副處長齊永強表示近來的直航開通,中華民國駕照在德州的通行,以及免簽政策等對推動學生的國際移動力起到促進作用。

責任編輯:王梓

相關新聞
臺高校提優惠措施向港生招手
臺灣教育展 千人到場現人潮
「鮭魚返鄉臺灣教育展」登陸紐約
「鮭魚返鄉教育展」週末登場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