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濟9月進口大跌 內外需求俱疲

人氣 1592
標籤: ,

【大紀元2015年10月14日訊】(大紀元記者劉毅綜合報導)10月13日,中共官方發布消息稱9月份大陸進口繼續下降,以美元計價的進口額同比下降20%,連續第11個月出現負值,創2008年來最長連跌,同時出口也為負值,顯示大陸內需、外需依然疲弱,經濟仍在下行,第三季度GDP跌下7%的概率大增。

中共海關總署13日公布,9月出口同比下跌3.7%,好於市場預期跌6%。但9月進口繼續下滑,同比大跌20.4%,下跌幅度高於預期,跌幅較8月的13.8%擴大6.6個百分點,創下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持續時間最長的連續跌勢。數據顯示內外需疲弱,而內需比外需還差。

數據顯示,中國9月從香港地區進口大幅減少,同比跌幅高達33%以上。據華爾街見聞13日消息,野村控股駐香港中國經濟學家Yang Zhao認為,進口增速依然糟糕,表明國內需求惡化,特別是投資需求。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宏觀經濟研究主管章俊表示,在進出口走勢背道而馳的背景下,數據顯示大陸內需弱於外需。荷蘭合作銀行分析師Jane Foley表示,中國數據「暗示內需疲軟」,同時也是「其經濟難以從外需依賴型向國內消費驅動型轉變」的一個信號。

三菱東京日聯銀行(Bank of Tokyo-Mitsubishi UFJ)外匯分析師Lee Harman表示:進口大幅下降反映了商品價格的下跌,並將加劇對中國國內需求減弱的擔憂。

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認為,本次數據反映出口改善但整體弱勢格局不變,第三季出口跌幅大於前兩季。增長仍將靠內需拉動。

中共統計局14日發布了2015年9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和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指數(PPI)的數據顯示,9月CPI同比上漲1.6%,預期上漲1.8%,前值位2.0%。PPI同比為下降5.9%,為連續第43個月下滑,預期下滑5.9%,前值也為下降5.9%。

鳳凰財經報導,光大證券的分析報告認為,豬肉價格回調以及供給改善顯示通脹壓力正在減緩。在整體需求維持疲弱的環境下,通脹難以大幅度上升,將繼續維持偏弱格局。銀河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潘向東也表示,當前經濟仍然呈現有效需求不足,豬肉、蔬菜等價格均受到終端需求疲軟的影響,加之投資不足,物價上漲動力不強。

在內外需都疲軟的情況下,中國第三季度GDP低於7%的概率大大增加。

野村控股駐香港中國經濟學家Yang Zhao說,我們維持此前的觀點:中國第三季度GDP增速將跌至6.7%。中共政府將出台更多財政刺激和寬鬆貨幣政策。

民生證券宏觀分析師朱振鑫稱,中共當局有必要在第四季加大力度穩增長,繼續保持寬鬆的貨幣政策和加大投資力度。在第三季度GDP低於7%的倒逼下,第四季減息及下調存款準備金率(降準)一定會出現,考慮到人民幣匯率短期企穩,減息可能比降準來的更快。

10月10日,中共推出了中國式量化寬鬆的政策,在11個省市實施信貸資產質押再貸款試點。有金融界人士表示,世界上能成功推出量化寬鬆的國家寥寥無幾,美國次貸危機就是由此而來的。這種用債務作為再貸款抵押的方式,在大陸信用體系很差的情況下是比較危險的。#

責任編輯:李曉清

相關新聞
悉尼工程師從中國進口違禁化學品製毒品
中國進口連月下滑 被指內需疲弱
紐西蘭華裔女子虛報中國進口貨物被罰
中國進口冷凍漿果引發澳甲肝病例 產品召回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或資料給大紀元,請進入安全投稿爆料平台
評論